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21世纪,人们该如何处理和归档知识? 精选

已有 6211 次阅读 2014-7-4 09:13 |个人分类:简介及学术方向|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知识, 维基百科, 归档

吕乃基

   近日看到一篇妙文。缘远,被“革了命”的维基百科和进化中的知识协作

 http://tech.sina.com.cn/zl/post/detail/i/2014-05-15/pid_8452959.htm

博主将其核心观点梳理归并如下(以下,楷体是经编辑的原文,有底色者是博主所言):

其一,“维基百科在2001年是完全合乎时宜的,但从那以后就开始过时了。”

1.  2001年,互联网还是一片苍凉荒芜的知识荒原,人类历史上90%以上的知识游离在互联网之外,被囚禁于封面、封底之间,散落于大地四方。时至今日,存量知识已经渐渐“颗粒归仓”,而增量知识又因为支离破碎而无法捡拾。信息呼啸而来的速度缘远超过了人们处理、归档的速度。

这一点涉及到如何认识作为本体的知识,以及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在微观上涉及空间和时间。拉卡托斯关于知识的内核、幔层、外壳(大气圈:尚未脱离世界1、2,以及进入内核的过程);在宏观涉及知识之树,涉及位于树冠的枝叶,回到世界1、2。对相应于“树干”部分世界3的收录和编辑已基本完成,接下来面对的是枝叶,是三个世界合一。

2.   “人人皆可编辑”之不可能。出现了“删除主义维基人协会”及针锋相对的“收录主义维基人协会”,还有“不主张对条目价值做出一般性判断,赞成删除某些特别糟糕的条目但不代表我们属于删除主义的维基人协会”。网站一丝一毫的变动都要经过旷日持久的讨论和争辩,就连威尔士本人也没有权利拍板下决定。克莱舍基曾经在《人人时代》中对维基百科陌生人之间的协作力量不吝赞美,但是现在他不得不承认:时代变了。如今的人们更关注与维护以自我为中心的信息流,从点赞、互动中获得持续不断的瞬时激励。

这一点可以从主体的视角来理解:每一个主体的价值观、兴趣与喜好、知识背景,以及权重都不一样(链主)。

3.  陆港台三地青年共同参与的中文维基百科可谓是“编辑战”极端化的一个缩影。“两岸历史和现实的复杂性让争论变得频繁而琐碎,就连一个方框都能成为战场。维基百科的自然科学条目的质量明显高于政治、经济等社会科学条目。

看似意识形态分歧。可以从所涉及知识在知识阶梯上的位置和主体所在的位置来理解

其二,后维基时代的知识图景

一、       知识的主体性和语境:谁说,为谁而说,以及二者之间的桥梁

1.  “谁说的”有时候比“说什么”更为重要。在社交网络及移动互联时代,知识随时随地围绕着人而产生,不能脱离生产者而独立出来。

2.  维基百科是面向所有人的百科,而GoogleKnowledge Graph则会在每个人面前展现出独一无二的知识图谱。

3.  网页靠边,应用当道

二、       知识的形式

1.  碎片化。碎片化信息并不代表着没有价值,只是等待用大数据的方式聚合、整理、分析、使用,也会在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头脑中凝聚、提炼为可供使用的“知识”。如果说过去的结构化知识是少数人为所有人调配好的“知识菜谱”,那么,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碎片化”的原料烹饪出自己的“知识大餐”。

非结构化。当下、平面化(不求why,但求how)+网络化碎片化并非一盘散沙,由无穷的链接而网络化。

2.  多种形式而非仅仅只是文字、图表。维基百科的公益性决定了它注定没有能力在条目中插入音频、视频、信息可视化等多媒体内容。离开了这些,它还如何能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汇集了人类所有的知识呢”?

多媒体。全身心 body 体验体会体悟用心。情感,此情此景

3. 大数据——知识与数据的界限模糊。在世界2、1和世界3之间

三、       知识的社会建构与社会的知识建构

1.  知识众包,知识市集,各行各业的人交换着经验、知识和看法。一个问题就是一群知识的集合,呈现的是一件事情的多个面向而不是“标准照”。

2.  知识的“社交属性”。知识围绕着人而产生,Facebook的“like”、“send”按钮就是人们对网页、人、地点、事物的一次次投票(当然,好友的投票会有更高的权重),直接决定了知识的重要程度和与用户关系的远近,用社交关系链重新构建互联网的知识图谱,为信息增加“人”的维度。与维基百科相比,问答网站的社交属性更强,每一个认真的回答都会收获一个个“赞同”,增加回答者的声望,从而产生比“理想主义”更为有效的激励作用。答案按照得票多少而非时间先后呈现。

 

博主或将在日后适当论述文中加底色的部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808891.html

上一篇:由特斯拉开放专利,看技术发展路径
下一篇:历史的维度
收藏 IP: 49.77.157.*| 热度|

30 陈小润 吕喆 刘洋 李健 周可真 郑作龙 鲍海飞 强涛 武夷山 侯沉 黄永义 李宇斌 陈楷翰 赫荣乔 刘军胜 尤明庆 庄世宇 赵美娣 赵凤光 杨正瓴 张能立 周春雷 伍光良 孙东科 shenlu cloudyou biofans aliala Vetaren11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0: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