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正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s007 欢迎腾讯微博联系:寻正(xunzhengxz)

博文

无用的唐诗

已有 9711 次阅读 2014-6-7 07:14 |个人分类:科学普及|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达尔文, 诺贝尔奖, 物种起源, 语文状元, 科斯

寻正

在读小学的时候,我数学可以拿满分,但语文往往不及格。方块字对中国文化的最大的负面影响就是对理解交流能力的限制,方块字难学,差不多要全靠机械记忆,这就固定了中国人的教育模式,不强调理解与交流,而一心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语文课中拿高分的人不少人不会交流写作,熟悉我作品的人,相信都了解为什么我对“语文状元”都不屑一顾,他们只能低劣地模仿,并不能完全理解他们自己所写的内容,在生活交流中,也辞不达意,但偏有一付高人的扮相,动不动就激扬文字,指点江山。

你可以指责我有酸葡萄心理,我还真说不清楚是酸葡萄效应,还是现实当中的印证,让我产生对语文状元之类的角色固执的蔑视。我对语文老师的许多说法都不以为然,但与我对语文高手的蔑视相反,我对语文老师还是有足够的尊重,从来都维持着良好的关系:我虽然记得不多,但就活跃课堂气氛而言,还真不是语文高手可以取代的。在文字中寻求知识,在生活中寻求应用,此乃应用文写作的灵魂。

有一种说法,估计现在仍然有大量的中国人信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是文抄公、语文状元的境界。有人向我推销中文经典教育,就是让孩子去背诵唐诗或者其它中国文化经典,我就客气地拒绝,迫害自己子女的智力,这种事情我做不出来。

我不是没有背过唐诗,对于善意的劝荐,我总会尝试,背过几十首,但现在几乎一首都背不出来了。背诵唐诗是一种极端无聊的精神折磨。后来我读《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然后看朱熹这牛人的注解,君子好求,“好”字解为“良好有德”而不是“爱好”,“逑”解为“相称”,而不是“追求”。我就对中国文化经典失去兴趣了,中华文化当中许多被判为精英的人,其实都是文字游戏专家,生活当中的失败者,模仿他们,就是模仿他们的失败,唐诗,绝大多数都是垃圾,从此,我就从背唐诗中解脱了。

如果你要写好应用文,就不要碰唐诗,有害无益。当然,我不是在否定中国文化在唐代的成就,那些大家都说好的诗,还真是好诗——我对好诗的鉴定标准是唯心主义的,读起来顺口,读了就能懂,不需要语文状元脑瓜袋里那些典故或者生僻字就能懂,读了之后能有灵魂上的感触,那就是好诗。好诗是前人创造后给你欣尝的,非得要死记硬背,随时准备模仿抄袭,有违诗人做诗的初衷。

应用文写作的目的是交流,交流的目的是寻求理解,这跟语文教育中的文字游戏是从根本上不一样,后者寻求是炫耀与自我光环,读者越是要费尽脑汁才能理解或者还不能理解,他们越成功。因为这种根本目的不一样,应用写作要求朴实,文字没有歧义,白话文就是根本——所谓白话,就是人民实际生活中使用的语言,因其实用性跟应用写作是一脉相传的。八股文作为应用文格式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极大的进步,然而,新瓶装了旧酒,没有要求文人用白话写作,反而让广大学子颠着小脚赛跑,于是乎天怒人怨,最终被中国文人们贬得一钱不值。

要写好论文,文字的基本功就是学会说话,用比较刺激的话来说,叫学会说“人话”不要讲兽语、鸟语、神仙的话、或者死得不能死的古人的话。唐代诗人当中有一个典范人物,白居易,传说他写诗喜欢找老太太评鉴,老太太不理解他就重写,这就是应用写作的文字基本功。在传统文化中,女性是不读书的,老太太则代表着反应迟钝。

要让反应迟钝的人理解你的写作,这样的要求不仅仅不高,而且是极低:你如果真的象《阿甘正传》中的阿甘那样,智商有限,反而易于写作成功。对于不少望写生畏的学子学者而言,他们眼高手低,正是人们所描述的那样,学瓜了——读书给读傻了:那些因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学子学者被人嘲笑,并不真的是因为他缺乏农业常识或者运功能力,而是因为他们在生活中犯傻。

要写好应用文或者学术论文,从文字功夫上说,这就是努力方向:要把你在中国语文教学中死记硬背的东西忘掉,克服动笔就拿腔拿调、装腔作势的恶习,克制自己炫耀自我满足的动机,把自己的读者对象从被人遗忘的角度中拉出来,让他们陪着你写,随时鉴定你的文字。

要想写好应用文,你就得学会普通老百姓的大白话,朴实的话,有的时候,不妨把你的文字读给小朋友听,他们即使听不懂,也不觉得很神奇古怪,你就返朴归真,达标了。这里,我们就需要举些例子,以说明应用写作的这一基本文字原则。

我们来读一读达尔文《物种起源》(第一版)第一章第一段:

When we look to the individuals of the same variety or sub-variety of our oldercultivated plants and animals, one of the first points which strikes us, is,that they generally differ much more from each other, than do the individualsof any one species or variety in a state of nature. When we reflect on the vastdiversity of the plants and animals which have been cultivated, and which havevaried during all ages under the most different climates and treatment, I thinkwe are driven to conclude that this greater variability is simply due to ourdomestic productions having been raised under conditions of life not so uniformas, and somewhat different from, those to which the parent-species have beenexposed under nature. There is, also, I think, some probability in the viewpropounded by Andrew Knight, that this variability may be partly connected withexcess of food. It seems pretty clear that organic beings must be exposedduring several generations to the new conditions of life to cause anyappreciable amount of variation; and that when the organization has once begunto vary, it generally continues to vary for many generations. No case is onrecord of a variable being ceasing to be variable under cultivation. Our oldestcultivated plants, such as wheat, still often yield new varieties: our oldestdomesticated animals are still capable of rapid 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就较古的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来看,把它们的同一变种或亚变种的各个体进行比较,最引起我们注意的要点之一,便是它们相互间的差异,一般比自然状况下的任何物种或变种的个体间的差异为大。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是形形色色的,它们长期在极不相同的气候和管理下生活,因而发生了变异,如果我们对此加以思索,势必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此种巨大的变异性,是由于我们的家养生物所处的生活条件,不像亲种在自然状况下所处的生活条件那么一致,并且与自然条件有些不同。又如奈物提出的观点,亦有若干可能性;他信为这种变异性也许与食料过剩有部分的关系。似乎很明显,生物必须在新条件下生长数世代才能发生大量变异;并且,生物体制一经开始变异,一般能够在许多世代中继续变异下去。一种能变异的有机体,在培育下停止变异的例子,在记载上还没有见过。最古的栽培植物,例如小麦,至今还在产生新变种;最古的家养动物,至今还能迅速地改进或变异。

达尔文写得比较中规中矩,对一般读者理解有一些挑战,但就学者而言,大多能一目了然,但显然不会是轻松的阅读。就文字功底而言,没有达到白居易的水平,因此,才会对译者造成挑战。这段文字的挑战性在什么地方?复杂句式。

能够使用复杂句式是表达能力的一种体现,使用得适当,句意流畅自然,读来一气呵成,这是为什么学术文章中会大量使用复杂句式的基础。针对同样的信息,复杂句式可以减少文字的使用,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增加阅读理解的难度,句式越复杂,理解挑战越大,作者也越容易表达不清,到一定程度,就难以分清是作者写得不清楚,还是读者理解能力有问题。回到本文的中心内容上来,培训自己的文字写作能力,你就不能做达尔文,起码在训练阶段不要做达尔文。

对不少人来说,给达尔文改作业是犯忌讳的事情,但你要真练好作文水平,打破这一个禁忌,也是充满挑战、乐趣、与进步的事情:起码你真正地站在了巨人肩上。以第一句为例,对白居易的读者,达尔文应当这样写:

Let’s compare cultivated plantsand animals to those in nature. We look at the individuals of those varietiesor sub-varieties that have been cultivated by human for a long time. There is astriking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and those individuals of varieties andsub-varieties in the wild. They are much mo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对这样的平白述叙,译起来就十分容易:让我们来对比动植物,看看那些被人类长期驯化的品种或亚种,它们与野生的品种或亚种之间有一个巨大的差异,那就是,它们个体之间的差异度要远比后者为甚。

我们再看达尔文的第二句:

We see a great diversity ofcultivated plants and animals. They can be imagined to gain this diversity fromall ages of different climates and treatment. Then we reach a conclusion aboutthat greater variability among the individuals in cultivated plants andanimals. It is due to the difference in domestic production and life conditionsin the wild. The parent species had experienced somewhat uniform conditions innature. But in domestication, conditions varied and were different.

我们可以再次看到轻松的理解与轻松的翻译:我们看到了形形色色的驯化动植物品种。可以想见这种多样性来源于以往所有时代不同的气候条件与人为干预。由此我们就得到一个关于驯化品种更多个体差异的一个结论。它来自家庭生产跟自然界所提供的生活条件的不同。自然条件相对比较单一,而在家庭生产中,条件不同并且变化多端。

是的,如果你能把复杂的句式转化为简单句式,你就可以在写作水平上超越达尔文,用同样多的字数,把问题说得更清楚,更自然,更易懂,减轻读者的阅读负担。如果你写出了有价值的作品,在别人翻译你的文字的时候,也更精确。更大的好处是,你写作过程中更不易犯错,因为进行这样的文字处理,你得提纯自己的思想,让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

把你的文字读给少儿听,如果他们不“啊?”,你就可以继续写。显然,达尔文没有把自己的文章读给小霍勒斯听。只要你听到人质疑你的写作不清晰,你就应当试图从复杂句式中解套,使用朴实的文字,提升自己的交流能力。

我们再看一位牛人的论文,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的经典之作,《公司的本质》,开篇简介:

Economic theory has suffered inthe past from a failure to state clearly its assumptions. Economists inbuilding up a theory have often omitted to examine the foundations on which itwas erected. This examination is, however, essential not only to prevent themisunderstanding and needless controversy which arise from a lack of knowledgeof the assumptions on which a theory is based, but also because of the extremeimportance for economics of good judgment in choosing between rival sets ofassumptions.

科斯的论文写得自然流畅,但经常性的超级复杂句式让读者不太容易回得过气来,挑战我们阅读过程中理解力的极限:这不是好的写作,对读者不友好,就应用文而言,他可以做得更好。如果你读懂了科斯的论文,给科斯改作业并不比给达尔文改作业更困难。

In the past, economic theoryfails to clarify its assumptions. When economists build their theories, theyhave often not examined their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Such an examination isessential to prevent readers’ misunderstanding and needless controversies. Themisunderstanding and controversies arise from not knowing the fundamentalassumptions. Such an examination is essential for the economists to make goodjudgment between rival sets of assumptions, which is extremely important ineconomics.

要锻炼你的写作能力,不妨从给名人改作业开始,拿着本行业本领域的经典论文,看自己能如何简化那些令人望而生畏,一口气读不完的句子,把作者七弯八拐的话,用朴实的语言写出来。多做做这样的练习,你就会有了写论文、应用文基本的文字功夫。

那么,你来试试达尔文的第一章的第二段?

经过长久研究这问题之后,据我所能判断的来说,生活条件显然以两种方式发生作用——即直接作用于整个体制或只作用于某些部分,以及间接作用于生殖系统。关于直接作用,我们必须记住,在各种情形下,如近来魏斯曼教授(Prof.weismann)所主张的,以及我在《家养状况下的变异》里所偶然提到的,它有两种因素:即生物的本性和条件的性质。前者似乎更重要;因为,据我们所能判断的来说,在不相似的条件下有时能发生几乎相似的变异;另一方面,在几乎一致的条件下却能发生不相似的变异。这些效果对于后代或者是一定的,或者是不定的。如果在若干世代中生长在某些条件下的个体的一切后代或差不多一切后代,都按照同样的方式发生变异,那未,这效果就可看作是一定的。但是对于这样一定地诱发出来的变化范围,要下任何结论则极端困难。然而许多细微的变化,例如由食物量所得到的大小,由食物性质所得到的色泽,由气候所得到的皮肤和毛的厚度等,则几乎无可怀疑。我们在鸡的羽毛中看到的无数变异的每一变异,必有某一有效的原因;如果同样的原因,经历许多世代,同样地作用于许多个体,那末所有这些个体大概都会按照一样的方式进行变异。制造树瘿的昆虫的微量毒液一注射到植物体内,必然会产生复杂的和异常的树瘿,这事实向我们指出:在植物中树液的性质如果起了化学变化,其结果便会发生何等奇特的改变。

如果你完成了这一作业,你就知道,不少人抱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译得不好,有人信誓旦旦要重译达尔文,结果却不敢动笔,这些不是译者的问题,而是达尔文写得不够好,好的论文,是不需要重译的。这是学习论文写作的努力方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0310-801176.html

上一篇:写作的双焦镜
下一篇:如何写好英文摘要(2)
收藏 IP: 173.17.169.*| 热度|

6 尤明庆 陈小润 王荣林 王云龙 fyye fangfeng197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2: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