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世界大,和谐天地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海霞 四世同堂,单纯的幸福

博文

一场跌宕起伏的博士论文答辩会 精选

已有 68103 次阅读 2014-5-31 16:59 |个人分类:科研心得|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精英, 土博士, 博士论文答辩

   最近一直很忙,因为是毕业答辩季,终于,昨天上午两个博士生的答辩终于如期举行,整个过程是惊险刺激、跌宕起伏,很值得回味和纪念,也非常地有启发意义。

实话说从今年年初开始,我就亚历山大,因为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女儿初中毕业,面临人生第一次大考;今年有三个硕士生和两位博士研究生(情况比较特殊,本来一年最多一个)毕业,总共是6个我关心的孩子都面临着人生的大考,尤其这两位博士研究生(一个5年的直博,一个是4年的普博),可谓是双生兄弟,都非常地努力、工作也比较完整、成果也比较突出,他们的学位论文我们从春节前就开始准备了,开学以后一轮一轮地修改完善,直到送盲审之前,我们前前后后修改了不下十次。等待盲审结果的几周里,我们又开始把论文PPT进行一次又一次地试讲,因为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是一辈子的重要演出,所以再认真和精心准备都不为过。盲审意见回来,出乎意料的高评价,其中一个同学的论文5个评审人中的4个都明确指出“这是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另外一个虽然没写这句话但是评价给了全优。当然还有评审的问题要回答,论文又再次完善,直到周四两个同学才把论文拿去彩色打印装订,带到了周五上午答辩的现场。周四,我们把PPT又重新过了一遍,晚上11点多我们还在邮件联系第二天答辩的一些事宜……

一夜难免,我想起了16年前我博士论文答辩前夜的我,紧张地一夜难眠还做恶梦。周五早上,我和学生不到八点就到了,没想到评委不到八点也到了!按照要求有6个评委,至少两个校外的,我们这次邀请的评委都是我平时比较欣赏和敬佩的学者,是这个领域里年青一代的佼佼者,没想到,他们这么认真,8:30开始的答辩,8点前就来不止一个,因为要提前看最终定稿的论文(这里指的评审意见回来以后修改过的论文,绝大多数评委之前看过论文)!看来,认真的人真是不少啊!

答辩准时进行,第一个学生口才十分了得,讲得非常全面完整,水银泻地一般流畅,提问开始,最精彩的部分也就开始了,因为这个同学做的是无线能量传输,大家都非常关注的一个研究方向,而且很实用,评委们提问很踊跃,气氛也比较平和,学生回答得也比较自如,眼看已经提问了半个多小时,还有一个年青的评委一致在看论文没有提问,主席看看他,轮到你了,没想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把学生问傻了:“你是要拿理学学位还是工学?”“理学,北大基本都是理学学位”,“那好,既然是理学学位就不能是工作量的堆积,必须是对科学问题的深入详细分析,你花了很多功夫做实验,制备一个高Q的核心部件,可是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一定要做在***衬底上?以及器件在应用过程中变形对器件工作机理和输出特性的影响是怎样的?你有什么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的验证?”扎针式的提问!这部分也正是学生缺乏的,回答立马就不是那么自如了:“我们只关注了器件的加工和测试,确实没有仔细分析和研究您说的这方面。”“其实在我看来,一个理学学位的博士生更应该去探究这些背后的机理而不是去做了一个又一个的器件,这样的机理探究才能真正的推动器件和系统的性能提高。还有…….”其他评委的提问也逐渐地更加深入和刺激了,这样头脑风暴一般的提问和讨论又持续了半个多小时,一直到不得不结束才停下来,虽然答辩的学生很紧张,但是谁能说这个过程不是一个很好地学习和提高过程呢?!

第二个同学的答辩终于开始了,就是很多评委评优的这个同学,虽然气氛已经比第一个同学开始时紧张很多,但是他还是讲解得十分清晰和自如,时间也利用的很好。提问环节,评委们一下子就进入了状态:“你的论文里有一个重要问题阐述的不够全面,把你发表的论文找出来看看”“你PPT里为什么不像论文你那样详细标注参考文献?”“你能从机理上解释一下这种结构为什么不能产生很好的***效应吗?”“你确定你一定要现在毕业吗?有几个问题你都是刚开了好头,还没有深入下去,比如...”十分地尖锐,我想这个同学可能都要被“打晕”过去了,还好,这个同学的理论基础非常扎实,做实验也十分地认真和仔细,意志品质比较坚强,坚持听懂了问题,并冷静地进行了回答,当然还有几个问题是无法回答的,因为确实是有几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他没有深入下去探究(当然导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看得出学生的汗都冒出来了,因为不仅是这个年轻的评委,其他的评委也开始提出很多非常有价值和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听的同学也都开始紧张起来,这怎么了?跟平时的答辩气氛很不一样啊,是不是要出事?!可是,再仔细看看,评委和同学都全身心地投入:继续提问,继续争论,继续挑战,简直成了一场辩论会!哈哈,这才是真正的答辩,要想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博士,你就要接受挑战和质询,而不是走过场、完成任务!

终于,到了关门讨论时间,还是那位年轻评委发言,学生都很好,做得也非常出色,可是大家也可以看得出来:现在学生们都不愿意做重要和难的问题了,需要Push才行!精辟!确实如此,这是在研究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浮躁的环境下,学生和老师都在疲于奔命,碰那些难的重要的问题在短期内看起来是“吃力不讨好的”,所以就不去碰,满足于“速食”和“虚假繁荣”!真的是需要时不常地有人出来敲打敲打才行!当然也包括我们这些老师们!我说:“你说的很对,你以后就是我要聘请的常委了!”尽管在答辩提问环节大家讨论激烈,答辩决议的讨论却进行的异常地顺利,答辩委员会一致认可了他们的工作和贡献。

当然故事还没有结束,该叫同学进来宣布答辩决议了,由于有之前的气氛紧张的答辩,同学们都很紧张,我也继续这个话题:“大家先进来,刚才的激烈答辩大家也都看到,为了避免结果影响大家的情绪,我们答辩委员会临时决定在宣布答辩决议之前,咱们先合影留念,一会儿无论是什么结果大家都要有思想准备。”于是先合影,然后是主席宣布答辩决议,我负责给主席操作电脑,两个同学正好站在我旁边,感觉到他们紧张的呼吸声,等到主席念到:“是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的时候,我旁边站的那个同学眼睛湿润了,同学们也开始鼓掌!其实,开始之前,大家都猜到了结果,但是谁也没有猜到这个过程是如此的跌宕起伏和惊心动魄!致谢的时候,两个人都不再是说套话,而是含着眼泪说了很多掏心掏肺的话,再三地感谢答辩委员会,感谢每一个人,让我们真的感觉到了对知识的敬畏和对科学精神的追求!知道了这个博士学位的含义和应有的价值!

是呀,不得不说,这是一次别开生面、出人意料的博士答辩会,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不仅是对学生,也是对指导老师和答辩委员们,我非常感谢这位朋友,非常感谢他给大家上的这一课!其实我和他认识超过十年了,尽管他是一个比我年纪小不少的学者,但是我对他的敬仰和佩服确实日益剧增,不仅是因为他学问做的好,更重要的是他的这种敬业精神,他是本土培养的博士,非常优秀,毕业论文拿到了全国优博,然后出国去世界一流大牛的实验室做博士后,却是一点儿都不输给大牛的博士们,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回国到北大任教,自己开创了一个新天地,是学校的名人,但是却没有半点的骄娇二气,给学生上课一丝不苟,指导学生工作屡屡创新,今年春天的一次国际学术交流,我请他来做了个报告,精彩!连国际一流的大牛和在场的国内著名院士都竖起了大拇指,真是了不起的年轻人啊!虽然看上去像是学生,但是工作做得真是出色,英文不输给国际大牛专家,PPT更是超一流的漂亮!很多人都似乎对国内培养的博士水平颇有些不以为然,以为很“水”,其实如果你看到像他这样的“小土鳖”你就知道自己完全错了,国内的优秀博士水平一点也不必那些“海龟”弱,包括英文水平!同样是从这个朋友的身上可以借鉴的:提高土博士的水平与能力,从自己不注水开始!

再次感谢这位“小土鳖”朋友,我在今天下午的组会上跟同学们说以后要邀请他做答辩委员会的常委,希望我们组的同学也都成长为这样的“土博士”精英,期待百花争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9-799292.html

上一篇:我跑啊跑啊,终于追上那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自己
下一篇:儿童节礼物:钢琴还是钢锯?!
收藏 IP: 222.128.129.*| 热度|

163 曹聪 孙学军 武夷山 曹俊兴 王德华 宋文哲 王恪铭 王启云 孙瑜隆 魏国 苗元华 李伟钢 陈苏华 赵星 彭真明 徐晓 刘杰 肖鑫鑫 李宇斌 郑永军 任胜利 汤小天 曹须 王立勇 汤铃铃 汪晓军 周蕾 侯宁 孙中亮 陈振玺 季斌 姜虹 刘小琴 史晓雷 韩魁 许浚远 郑继来 周金元 薛宇 王春艳 吴剑锋 徐大彬 钟家伟 李天成 袁斌 夏少波 胡九龙 李曙 葛素红 李学宽 吴炳辉 于志强 陈桥生 吴培煌 胡懋仁 刘全慧 鲍博 陈一良 蒋兴鹏 孟庆勋 孙东科 陆君安 刘艳红 赵丛然 林珂 付国珍 闵应骅 田敏 孔梅 刘军胜 陈永金 苏光松 王超 张彦虎 张海峰 陈霄 王林平 刘严松 周士贵 尹喜悦 吴顺凡 徐绍辉 刁松锋 刘光银 陈波 黄育和 李建国 方宏清 高福杰 马陶武 何清 罗朋峰 杨威嘉 王少新 唐常杰 闫国永 翟自洋 张启峰 章迅来 周洪伟 陈沐 张强 陈智文 左宋林 张骅 强涛 肖术 魏骁勇 戴小华 刘淼 褚昭明 陈宁 杨金波 朱优峰 余皓 郭文阁 戈鋆 李本先 周小朋 王亚云 吕鹏辉 吕创能 李静华 曹禺 姚保寅 杨连新 张鹏举 徐世文 张林 林方军 杨正瓴 魏玉保 聂元训 ycjyf chtang cumtb1203 biofans ARIES007 sunshine429 haoye yunmu hughfurydemon zhouguanghui xulizhi cauchygalois htli fishman936 gxs2012 xhlxhl2008 hkcpvli zhanghualuu xqhuang pseudoscientist zhangjinxue rosejump uneyecat luxiaobing12 fireComputing gaopeng0537 zhaorzh bolifly zhshw zhixuanl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9 个评论)

IP: 125.88.255.*   | 赞 +1 [96]王凌峰   2015-4-30 13:19
很多人都似乎对国内培养的博士水平颇有些不以为然,以为很“水”,其实如果你看到像他这样的“小土鳖”你就知道自己完全错了,国内的优秀博士水平一点也不必那些“海龟”弱,包括英文水平!——这个事情只能说明该博士很优秀,与土鳖与否无关。就像一名导师指导一堆学生,极少数比较突出的,其实主要是学生自己的努力与造化。
IP: 180.119.121.*   | 赞 +1 [95]杨连新   2014-7-18 08:49
谢谢张老师分享!
IP: 220.189.222.*   | 赞 +1 [94]刘强   2014-6-8 12:23
还是靠导师的自觉,请来了真正有责任心和水平的评委,如何制度化?
IP: 218.76.28.*   | 赞 +1 [93]yclin76   2014-6-6 09:04
好文章,真是有感而发
IP: 222.132.182.*   | 赞 +1 [92]vetliu   2014-6-6 06:17
许多学校答辩已经是一个过程了!值得深思!
IP: 219.141.107.*   | 赞 +1 [91]王琳博   2014-6-3 15:47
提高土博士的水平与能力,从自己不注水开始! 非常赞同
IP: 60.6.219.*   | 赞 +1 [90]杨金波   2014-6-3 11:11
长此以往,必开科学新风尚!
IP: 58.254.92.*   | 赞 +1 [89]uneyecat   2014-6-3 10:01
赞尽责。拒绝山寨和低劣商品应该成为我们社会风尚,国家才会有希望。每一个人都是伪劣商品的受害者,但又是生产者。
IP: 58.254.92.*   | 赞 +1 [88]uneyecat   2014-6-3 09:52
答辩会已经演变成了“茶话会”+“签名会”+“酒会”了,哪里还有什么严谨、公正。刚刚参加了其他导师的二个博士生论文的答辩会,感觉这二位的论文都不合格,不仅错误百出,而且很多的基础知识都不知道,研究方法简单,也没有得到什么可以发表成果。答辩时一问三不知,问啥啥不知。询问其导师,为何这样还要允许答辩?导师都认为这二位的论文没有达到水平,可是上月学生坚持要送审,而且,二位的论文都得到了2A+1B的外审评议结果,可以答辩。看了一下评审意见真是哭笑不得,根本没有认真地看论文,草草地将摘要部分抄上一些,加了一些套话,就给A了。给B的倒是指出了论文中很多问题,但还是“同意答辩”。盲审变成了“瞎审”了,中国人真是到了昏头麻木,神情呆滞的状态了。
IP: 159.226.67.*   | 赞 +1 [87]doctor5   2014-6-3 09:12
在博主眼里,这个敢提问题的有才华的年轻的答辩委员竟然是“小土鳖”。这位年轻的答辩委员在博士毕业“后出国去世界一流大牛的实验室做博士后,”,这个博士回来后不是海龟是啥?
那么,请问博主,什么是土鳖,什么是海龟?
IP: 122.73.246.*   | 赞 +1 [86]ptf1242   2014-6-2 20:22
张老师 这片博文一些地方是相当有问题的. 很多时候抬高自己,贬低别人. 和国外一些学校比,其实差距非常大,哎,
IP: 221.212.116.*   | 赞 +1 [85]郑玉峰   2014-6-2 18:30
微笑 呵呵 笑,夸Yanyi呢吧
IP: 108.67.66.*   | 赞 +1 [84]魏骁勇   2014-6-2 05:47
好文,太多的答辩只是走下过场,简直是浪费大家时间。3年前受邀参加过某毕业答辩,回来后在学生间落下提问不nice的恶名,从此再没有被类似答辩邀请过,哈哈
IP: 61.183.148.*   | 赞 +1 [83]张能立   2014-6-1 23:00
“抽象”和“Abstract”的不同折射出什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840-799621.html ,欢迎批评指正。
IP: 124.16.175.*   | 赞 +1 [82]沈妙根   2014-6-1 22:17
WeiXL?
IP: 218.88.4.*   | 赞 +1 [81]章迅来   2014-6-1 17:28
学习了
IP: 222.178.10.*   | 赞 +1 [80]pseudoscientist   2014-6-1 17:25
中国的导师老板,废了多少有志青年
IP: 222.178.10.*   | 赞 +1 [79]pseudoscientist   2014-6-1 17:22
[20]张玉祥  2014-5-31 20:28
前几天参加了国科大一地质学博士答辩,只有一位博士生,却有15名评委,其中两名院士,其它都是杰青之类的国内知名教授。评委提问时间就用了半个小时,且问题个个切中要害,这位博士才真正压力山大啊!
------------------------------
该博士生应该感觉到很幸福才对。跟一个水平很差的导师,此生学术就基本废了
IP: 119.167.70.*   | 赞 +1 [78]adai110   2014-6-1 15:56
事不辨不清,理不辨不明。
IP: 117.91.246.*   | 赞 +1 [77]JACKXU66   2014-6-1 15:50
昨天也参加硕博士论文答辩,感觉学生普遍不用脑子,讨论部分不知所云。其中的一篇硕士论文更是惨不忍睹(无论是试验设计、结果分析,还是写作规范)。但,结果嘛,当然是“过”。
IP: 218.88.4.*   | 赞 +1 [76]唐常杰   2014-6-1 15:43
好文。
IP: 218.88.4.*   | 赞 +1 [75]zhanghualuu   2014-6-1 15:29
学习了
IP: 49.5.131.*   | 赞 +1 [74]刘荣明   2014-6-1 14:57
浮躁的社会里充斥着矫娇二气
IP: 159.226.67.*   | 赞 +1 [73]doctor5   2014-6-1 13:59
过程介绍得很详细。但里面的内容有些奇怪,您就不能临时聘一个答辩秘书吗?还是某学校有规定,必需由导师兼任答辩秘书整理答辩决议书?
IP: 158.132.215.*   | 赞 +1 [72]davos   2014-6-1 12:30
博士还分理学?工学?是Ph.D吗? 还是D.Sci. 或 D.Eng. ?
IP: 216.58.118.*   | 赞 +1 [71]cauchygalois   2014-6-1 11:57
这绝对是个好文章,是真正有感而发。

对文中提及的年轻专家挺好奇的,是同校不同院系?
IP: 110.184.164.*   | 赞 +1 [70]周祚万1   2014-6-1 10:43
前几天,应邀去某985高校的国家重点学科主持博士论文答辩。一个下午,4位博士生答辩,2:30开始,某领导还要在6:00离开去新校区.....我像在战场奔命一样地努力,还是没有按时完成任务,只好先照相,让那位领导去干更重要的革命工作......
IP: 159.226.199.*   | 赞 +1 [69]高福杰   2014-6-1 10:42
洗洗澡,红红脸,出出汗。。。
IP: 223.72.182.*   | 赞 +1 [68]whuthgyoyo   2014-6-1 10:29
张教授,年轻的评委是Huang Yanyi吗?根据的信息,猜猜。
IP: 117.28.251.*   | 赞 +1 [67]郭续更   2014-6-1 10:08
6个评委,不怕最后投票的时候,出现3对3吗?
IP: 182.18.0.*   | 赞 +1 [66]abbout   2014-6-1 10:03
看得汗毛都立起来了。
IP: 120.196.171.*   | 赞 +1 [65]roycechen   2014-6-1 10:02
:“你是要拿理学学位还是工学?”“理学,北大基本都是理学学位”,“那好,既然是理学学位就不能是工作量的堆积,必须是对科学问题的深入详细分析,你花了很多功夫做实验,制备一个高Q的核心部件,可是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一定要做在***衬底上?以及器件在应用过程中变形对器件工作机理和输出特性的影响是怎样的?你有什么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的验证?”扎针式的提问!这部分也正是学生缺乏的,回答立马就不是那么自如了:“我们只关注了器件的加工和测试,确实没有仔细分析和研究您说的这方面。”“其实在我看来,一个理学学位的博士生更应该去探究这些背后的机理而不是去做了一个又一个的器件,这样的机理探究才能真正的推动器件和系统的性能提高。还有…….”

达不到理学论文水平,为什么盲审还有这么多优呢?为什么还要授予理学学位?

看来这个博士应该延期?!或者直接授予工学博士学位!!
IP: 159.226.25.*   | 赞 +1 [64]anne1560   2014-6-1 09:49
今年听师兄师姐答辩,评委老师们也都很有针对性的提问,从深入机理性、探究科学意义性、工作的指导借鉴性引发学生的反思。作为一个理学博士,任何工作当然不能只停留在表象。作为明年就要答辩的一员,自己表示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更要加深对自己的研究内容更深层次的认识。
IP: 218.59.58.*   | 赞 +1 [63]徐绍辉   2014-6-1 09:44
是该这样!
IP: 222.222.64.*   | 赞 +1 [62]徐景德   2014-6-1 09:43
赞同版主的意见,答辩就应该有火药味。
IP: 113.140.84.*   | 赞 +1 [61]刘同先   2014-6-1 09:33
强烈支持曹老师!论文怎么能外审?一篇北大的论文送到一个2-3类大学去评审,能说明论文的水平?每个大学的学生处在不同的文化和环境中,接受不同校风和氛围的熏陶;每位导师有其独特的培养学生的方式,培養的学生不能用一篇畢業论文来评价!再者,外审论文,評審專家是匿名的,不能真正评出水平,只是評学生写在论文里的内容,评不出学生几年来在导师指导下学到的内功与真谛,在学校、学科和实验室氛围熏陶下得到的不可计量的收获!所以,希望好的大学和实验室不要把论文外审,而要请一些优秀的老师成立指導小组,由导师人组长,指导小组对学生从入校到毕业進行全方位的、严格的指导。毕业前,请一些“大家”对学生的研究結果與論文嚴格把關,加强答辩,不仅仅是走過場,而是要達到指導小組以為的標準與水平!要有一定数量的同学不能一次通过答辩,通過論文修改和認真準備後再次答辯。希望科学网同仁共同讨论。

[3]曹聪  2014-5-31 17:38
毕业论文送外审就是一个问题,将把关的责任外包出去,蕴含着对整个博士培养制度缺乏信任。这不是一流大学的做法。
IP: 124.193.176.*   | 赞 +1 [60]郑新奇   2014-6-1 09:26
提高土博士(土硕士)的水平与能力,从自己不注水开始!我欣赏这句话。换个角度说,假如申请人经过多次这样的场景,没一有次没有通过答辩的(因为结果导向更重要!),那么,学生的心慌和冒汗就是形式的的,因为他们已经知道结果了。
IP: 183.15.162.*   | 赞 +1 [59]materialian007   2014-6-1 09:18
这事有啥子好写的,在欧美是很普通平常的事了,倒是这博导指导的不够资格。
IP: 113.140.84.*   | 赞 +1 [58]刘同先   2014-6-1 09:06
首先祝贺!请问今年北大有几个没有通过论文答辩的?
IP: 210.47.0.*   | 赞 +1 [57]薛常喜   2014-6-1 09:03
“你是要拿理学学位还是工学?”“理学,北大基本都是理学学位”,“那好,既然是理学学位就不能是工作量的堆积,必须是对科学问题的深入详细分析,你花了很多功夫做实验,制备一个高Q的核心部件,可是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一定要做在***衬底上?以及器件在应用过程中变形对器件工作机理和输出特性的影响是怎样的?你有什么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的验证?”(扎针式的提问!)。
答辩委员会委员( 土鳖博士 ): “其实在我看来,一个理学学位的博士生更应该去探究这些背后的机理而不是去做了一个又一个的器件,这样的机理探究才能真正的推动器件和系统的性能提高。还有…….”
IP: 36.48.37.*   | 赞 +1 [56]孔梅   2014-6-1 09:01
很好的土鳖博士。但是如果无论问题回答得如何最后都是通过,其实并不真正“跌宕起伏”。
IP: 210.47.0.*   | 赞 +1 [55]薛常喜   2014-6-1 08:57
"一个理学学位的博士生更应该去探究这些背后的机理而不是去做了一个又一个的器件,这样的机理探究才能真正的推动器件和系统的性能提高",  顶起来!
IP: 61.8.84.*   | 赞 +1 [54]王林   2014-6-1 08:37
深受鼓舞!
IP: 114.88.160.*   | 赞 +1 [53]耿文叶   2014-6-1 08:29
我硕士毕业也这样,不问倒您,还真不是科学
IP: 111.206.132.*   | 赞 +1 [52]闵应骅   2014-6-1 08:25
UIUC博士答辩的传统是:必须问到学生答不出来的程度,使他们觉得:这是一个Commencement。
IP: 166.111.64.*   | 赞 +1 [51]gxs2012   2014-6-1 07:56
赞!榜样~
IP: 223.65.191.*   | 赞 +1 [50]周建新   2014-6-1 07:54
http://www.bmtcjs.com/
IP: 202.201.94.*   | 赞 +1 [49]葛素红   2014-6-1 07:22
很受鼓励。张老师的那个朋友的敬业和认真,张老师对他的认可和佩服。
IP: 122.96.31.*   | 赞 +1 [48]陈一良   2014-6-1 07:10
写得非常好,受益匪浅!为何不在答辩前将论文电子稿发给委员呢,盲审意见回来到正式答辩这中间应该有不少时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2795-687851.html
IP: 64.231.129.*   | 赞 +1 [47]杨登涛   2014-6-1 05:19
这样的评委,估计下次很多单位都不会请了

1/2 | 总计:96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18: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