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hl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whlw

博文

北京邮电大学人机交互专业研究生导师访谈提纲

已有 9138 次阅读 2014-4-22 08:32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北京邮电大学人机交互专业研究生导师访谈提纲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由中国教育网与中国教育在线联合主办的2014年全国高校在线访谈活动。本次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研究生导师刘伟老师与广大考生及家长进行在线互动交流。

(主持人与老师问好,老师与广大考生和网友打招呼)

1、主持人:首先请刘伟老师为我们介绍一下自动化学院(及人机交互专业)的基本情况,方便各位考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交流!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面向社会,特别是信息产业培养机电一体化、机械工程、自动化、测控技术、物流工程、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人机交互专业是一个被忽视的重要领域,当人们对“人机交互”一词还倍感陌生的时候,触摸式屏幕、Google眼镜、3D打印等这些人机交互技术的标志性产物早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当人们吃饱饭后,需要吃好时一般会考虑到人机交互——即以用户为中心的人性化技术,先有“吃喝”,再有“玩乐”吧!

2、主持人:那还请刘伟老师为我们介绍一下该专业近年来的招生情况,以及这个专业的行业背景和就业情况。

我们这个专业自2007年招收研究生以来,由于大家对这个专业不是太了解,所以一开始招生情况不是太好,只有工业设计一个专业的同学报考或保送,后来国内外大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世界各主要科技强国不断加强对创新产业的投入和依赖,尤其是我们国家提出“变制造大国变创造强国”的发展规划后,许多网络技术、通信电子、计算机软硬件、自动化及机械工程甚至数字媒体、人文艺术等专业的同学纷纷加入进来,使之变成了一个真正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的学科平台。在近几年研究生和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态势下,我们人机交互的毕业研究生却是供不应求,许多学生常常在多家著名企业的Offer中犹豫徘徊,年薪20多万的就业薪金仅是中上水平,有的还需配送公司股票。

3、主持人:那么我们看到这个专业近年来不仅在招生环节,而且在就业方面,也是很不错的,这些都离不开我们研究生导师的辛勤付出,在这里您是否能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我们人机交互领域的师资力量情况。

目前,尽管我们专业的研究生就业和招生情况非常好,但由于各种编制等问题,目前师资力量还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充和加强,这或许与近期的一些专业调整有关吧,如学校新成立了数字媒体学院,还没有注意需要加强我们这里的人机交互力量。

4、主持人:一个充满前景的学科专业,加上一支优秀的研究生导师队伍,造就了今日众多优异的人机交互研究生人才。相信现在视频前边的很多考生已经在想着要报考我们人机交互的研究生了,那么对于报考咱们学院人机交互专业的学生,您建议他们该如何复习?该做哪些准备?以及其他的注意事项。

若要想考取人机交互的研究生,一般要通过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这一关,具体的考试科目,网上都有,学校研究生院还有每年的入学试卷可供参考,我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但对于一个有志于这个研究领域并想做出一些有意义研究成果的同学而言,除了上述规定动作外,还需要对哲理、生理、物理、心理、数理、伦理、地理、法理、机理等道理进行深入独到的思考,有了一定的观察和思想力的准备,我相信快乐和成功就会离你不远了。否则,没有探索动力的被动式学习常常是索然无味的生存,不是吗?

5、主持人:那么您对跨专业的考生有什么建议?

跨专业常常意味着危机---即危险中的机会,人生一目了然,有意思吗?生活一成不变,有活力吗?事业因循守旧,有劲吗?古人云做学问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希望理论上要多学科交叉、实践上要不断探索,我建议青年学生要“读万卷各领域的最难之书,行万里碧波中的最乐之路”,只有在精力和体力最好的时候,才能实现“会当凌绝顶”之志吧!

6、主持人:您希望招到什么类型的人才,能简单跟我们说说吗?

善良、正直、负责、好奇、进取、努力、独立、批判、挑战、投缘!

7、主持人:对于我们现在在校的人机交互研究生们,您认为在读书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如何训练在校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去年在剑桥大学做了一年访问学者,结合当前学术界的现状,感触很深,感觉针对人机交互的研究生而言应把“剑”与“桥”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必要,即把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注重技术实践的同时,应适当加强科学理论的探索,读书的目的是改变世界,即在改变技术环境的同时,还要改变精神世界。既要勇于交叉,又要擅于融合,大自然本身是没有学科划分的,但如何结合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把人为划分的学科还原到自然面貌,需要师生之间的协同配合,就像同队的篮球队友一样互补攻防,进退自如。而做到这一点,需要师生双方的真诚交流和相互竞争,不断的在纷繁干扰的现实中保持一颗勇敢的理想之心。

8、主持人:我们知道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读研作为本科毕业后的第一选择,研究生与本科学生到底有哪些区别,您是否能谈谈您的看法。

我个人认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区别将越来越模糊,虽然一般而言,本科生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已有知识,研究生主要任务则是在某个领域发现一些新的知识,而事实上,学习和发现一开始就是相互不可分离的,许许多多的重大发现是在学习验证过程中得出的,如牛顿、麦克斯韦的许多物理学贡献是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本科学习期间就有所起源,而许多优秀本科生之发现则是不断的学习修正中完善的,鉴于此,我认为本科生的学习应是一种独立发现之旅,研究生的发现应是一种批判性学习及思考之途,这样才能保证不被人为地割裂这两个本质上是一致的认知过程,正可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主持人:那么节目的最后,您有什么祝福要送给想要报考您专业的广大学子呢?

作为一名人机交互的研究生导师,人至中年,很多事回首一望,已与你远走,泪眼朦胧之余,常常会感怀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过程和结果,也许有的选择当时很对,后来慢慢变得不对,当然以后或许又渐渐变成对的也说不定!所以考研选专业、出国寻思量、成长择道路都是理想与现实主动抑或被动筛选的过程,理智与情感随机加上概率平衡的结果吧!就像一个社会,若没有了公平便会坍塌!就像一个软件,若不宜用便没有了市场,人生是人工的产品,需要动态地不断试错修正原始的设计初衷,同时人生也是自然地结果,总有春夏秋冬,总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尽管不经历风雨有时也能见彩虹,那是运气,靠运气活着很不靠谱!积极的等待准备和充满希望的向上也许就是大仲马写《基都山伯爵》的意思吧!

10:主持人:(结束语)感谢刘伟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我们的访谈节目,那么由于时间关系,很多问题不能在这一一解答,感兴趣的各位网友可以登陆北京邮电大学招办网站,或者拨打研招办电话咨询。谢谢大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841-787301.html

上一篇:昨天的《出彩中国人》冠军
下一篇:计算与算计
收藏 IP: 59.64.255.*| 热度|

2 刘天亮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0: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