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该过早忘记侯学煜(1)
蒋高明
最近,钱伟长院士给中央领导写信,建议编研出版《二十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该建议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专门成立了编委员办公室,委托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该科学文化出版工程,对于海内外华人科学技术专家和学者均为大事,尤其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传播科学、创造未来,具有重大意义。编辑委员会对该书的征集工作是相当重视的。
接到植物所办公室通知,出版社委托我来写生物卷侯学煜的传记,感觉到责任重大。侯先生是我的导师,但他还没有指导完学生就撒手人寰了。熟悉侯先生的国内专家大都还在,侯先生的事迹在年龄稍大的生态学工作者是人人尽知的。因此,写侯先生的确不容易。
然而,既然签订了合同,就得动手来写。之所以充满尊敬地认真来写侯先生,是因为现在年轻学者尤其是学生们(甚至生态学的研究生)早就不知道侯学煜了。每年我在研究生院讲授《生态学》,问200多人的课堂,“谁知道侯学煜”,竟无一人举手,偶尔有两三个知道名字的,但对侯学煜是何许人也,也是不清楚的。在面试我们的硕士生或博士生的时候,同样的问题往往使面试的学生们面红耳赤。人们对侯淡忘的太快了,只有短短十几年啊。这也许并不奇怪,学生们的老师恐怕也对侯记忆模糊了。“不该过早忘记侯先生”,如果过早地忘记了侯先生为挽救中国生态环境做出的努力,忘记了他的铮铮言论,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不幸了。下面就来认识一下侯先生吧。如果您早知侯先生大名,就帮我看看,写得有没有出入?因为还没有正式给出版社,还有修改的机会。白纸黑字,盖棺定论,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的。
一、侯学煜简介
侯学煜先生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植物生态学家、地植物学家,并在国际生态科学领域有重要的影响力。原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是中国近代植物生态学和地植物学的主要开创者之一。
侯先生曾先后担任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生态学副理事会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林学会森林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土壤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委员、国际土壤学会委员;《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资料丛刊》(《植物生态学报》前身)主编、《植物学报》、《土壤学报》、《地理学报》、《自然资源》编委、国家自然地图集编辑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位。还曾担任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并任常委会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会常委、中国科协委员、国家科委西北防旱组、草原组、农业生物组成员、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委员、自然区划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治沙队副队长等。
侯先生一生著述颇丰。出版专著10余部,研究论文、植被图、专著论文、科普论文300余篇(册)。其著作《中国境内酸性土、钙质土和盐碱土指示植物》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1978);《中国植被地理及优势植物化学成分》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1986);《中国自然环境及其地域分异的综合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7);《中国植被》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7);《生态学与大农业发展》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988);《中国植被图(1:400万)》和《中国植被图(1:1400万)》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89)。侯氏本人还于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荣誉奖章。
1991年4月16日,侯学煜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 终年80岁。
二、侯学煜生平
1912年4月2日,侯学煜出生在安徽省和县历阳镇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家庭。其父侯瑞华是前清时期自学成才的中学数学教员,民国后从外地回家乡担任小学校长兼教员;其母是一位受过旧式教育的妇女。侯氏在家乡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就读和县高小。那时的中国满目疮痍,祖国受列强欺凌,幼小的侯氏就立下了科学救国的远大志向。在高小一年级作文时就写下了“由小学而中学,由中学而大学,由大学而留学”的志愿,从小就萌生了当科学家的理想(于拔, 1994)。
1925年9月,侯氏考入芜湖私立萃文中学,1926年下半年适逢北伐战争,学校停办。1927年转入陶行知兼任校长的南京安徽中学。陶行知的“行以求知知更行”、“遍览已知求未知”、“敢探未发明的真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教学做合一”等教诲,成了他以后从事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
1928年侯学煜考入南京金陵中学高中。受英文教师王佐周的影响,他立下了刻苦求学的志愿,他自编对联“对读写作下功夫,和书笔墨做朋友”,以为自勉。
1933年9月,侯氏考取金陵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在将要读完一年级时,侯父突然病逝,经济难以维持,侯氏不得已辍学回乡在和县中学任教。1934年他复学由化学系转入农学院农化系土壤专业。
1937年7月,侯氏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民中央政府地质调查所,在土壤研究室先后任练习员、调查员、研究员,直到抗日战争结束。期间,他考察了贵州、四川、湖南等省的土壤。伴随着中华全民族抗战,侯氏涉足土壤科学研究领域也有8年历史。野外工作期间,两次遭遇土匪,差点丢了性命。
1945~1950年,侯氏考取了中华农学会主办的留美奖学金,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继续深造。途径印度在加尔各答候船期间,自我介绍到加尔各答大学地理系,被邀做学术报告和野外考察。1947年获硕士学位,1949年获博士学位。
1950~1965年,新中国成立后,和老一代留洋海外的知识分子一样,侯先生抱着报效祖国的热切心情,从美国动身,毅然回国,投入了新中国的创建热潮。先在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前身)任研究员,后创建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室并任主任;兼任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教授。
1963年,侯学煜与姜恕、陈昌笃、胡式之合写《以发展农林牧副渔为目的的中国自然区划概要》一文,毛泽东、周恩来等看后指示加印4000册分发各省领导参考学习。
1965~1966年,应广西壮族自治区邀请,从植物生态学的角度研究了桂南水稻黄叶病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对当地农业增产起了一定的作用。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科学研究受到强烈冲击,侯氏的科学研究被迫中断。期间受到不公平待遇,遭到迫害,被造反派视为反动学术权威,诬蔑为“侯学霸”。
1977~1980年,文革结束后,侯先生迫不及待地投入科学研究,在全国开展植物生态学与社会学调查研究,分别就西北干旱地区建设、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生态平衡等问题,利用第一手的调查证据,发表多篇理论文章,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
1980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后被选为学部常委。
1983年10月,侯学煜教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1993年2月更名为现在的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第一届理事长,为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84年起兼任南京大学地理系(后为大地海洋科学系)教授。
1980-1991年,侯先生提出了大农业思想,并在全国广泛传播该理论。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全国人大委员长万里等人曾听取他的学术报告,并就维护生态平衡、发展大农业等重大问题当面咨询侯先生。
1991年4月16日,因病逝世于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三、侯学煜学术贡献和为人
(一) 指示植物和植物化学成分
早在30年代后期,侯先生在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期间,就深入西南山地进行植物与土壤关系研究。他发现植物种类分布与土壤酸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在南方酸性土壤上分布有酸性土植物芒萁,同样在南方碱性土上就分布蜈蚣草等;在海滨分布有碱地植物如翅碱蓬等;在含盐量较高的土壤中分布有盐生植物猪毛菜等;在沙质土壤上分布有沙生植物油蒿等。在美国期间,又进行了植物化学元素成分的研究,发现一些酸性土指示植物富集锰和铝,土壤性质明显受母岩性质的影响。这些学术论文分别发表在《Soil Science》上(Hou & Merkle, 1950)。
侯先生是世界上很早注意到植物分布受土壤因素控制的科学家,他认为植物群落不是单纯取决于气候,土壤因素具有同等重要性。后来,他提出了土壤指示植物的概念,打破了传统的单纯气候决定土性论的观点。美国著名植物生态学家Whittaker (1951)发表《评论植物组合和顶极概念》一文中将侯氏的观点归为土壤顶极学派。
1954年侯氏完成了《中国酸性土、钙质土和盐碱土指示植物》一书,该书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59年出版《中国150种植物化学成分及其分析方法》一书,填补了国内植物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的空白。晚年还执笔编写《中国植被地理及优势植物化学成分》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在中国150种植物化学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又扩大到农作物、草原植物、荒漠植物,成为国内植物化学成分和元素背景值研究的必备参考书。
(二) 中国植被和中国植被图
侯氏在研究植被地理分布的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山地垂直地带性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中国植被分区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植被地理分布的“三向地带性”方面,科学地指出在处理纬度地带性和高度地带性关系时,高度地带性要服从纬度地带性。
上世纪50年代以来,侯先生领导了由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有关部委和各省区有关部门、高等院校等53个单位250多位专家,对全国的植被分布状况进行的“家底”清查,这项浩瀚的工程历时30多年。该成果就是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中国植被》,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当时政治挂帅的原因,《中国植被》的主编一职没有让侯氏担任,这对于侯氏在中国植被研究的先驱作用是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的,对侯氏多少留下了些许遗憾。
侯先生还是编制中国植被图的领军人物,同时开创了农业植被制图的世界先例。1959年,侯教授出版了《中国植被》(附图300页),包括1∶800万中国植被图和中国植被分区图。1965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图集》大型图集的编辑中,侯氏主编1∶1000万中国植被图,得到国内外的好评。在《中国植被》研究的基础上,侯氏又出版了《1:100万中国植被图集》,该图集详细描绘了我国11个植被类型组、54个植被型的796个群系和亚群系植被单位的分布状况、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同时揭示了我国2000多个植物优势种、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实际分布状况及优势种与土壤和地质地貌的密切关系。由于种种原因,该图集正式出版时间为2001年,离开侯先生逝世已经十年了。以侯学煜为主编的《1:100万中国植被图集》的正式出版,多少挽回了《中国植被》在主编一事上对侯氏的不公正待遇,慰籍了他的在天之灵。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7: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