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blu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Iblue

博文

读书后感(14年第一季)

已有 6037 次阅读 2014-3-6 21:54 |个人分类:读书后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凌志军, 变化—1990-2002, 谢和耐

02.06

凌志军--《变化—1990-2002

读后感:

以发生在中国快速发展的13年里的重大事件、新闻为题材,以历史的角度,描写中国方法面面的变化。自己是80后,虽历经了这个过程,但年龄小、认识浅,很多事情只有些印象,但不知发生的背景、原因以及对后来中国发展的意义。阅读此书后,自己对这段历程有了更深的理解,知道中国真正是发展迅速,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太多了。钱穆说,《二十四史》后中国史学如何发展?从此著作可以看到一丝曙光。中国现在太缺少这样题材和文风的书了。新闻每日充斥网络和报刊,但都是浮光掠影,没有沉淀。沉淀需要思考,需要有历史的眼光,需要有大中华情操。另外,正史的延续,有种勉励和鞭策作用。以前集权的皇帝要做坏事,还是挺害怕史书怎么写的。不想臭名昭著,就得好好表现。

 

03.06

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读后感:

“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阅读了这本书,对此有点感触。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描写南宋后期杭州的衣、食、住、行、宗教、政治、家庭、社会、灾害(火灾)、娱乐、文学艺术等方方面面。当然,有些主题也与南宋前的北宋、唐等甚至更早的朝代进行了纵向对比。读者可大概了解到当时社会的基本面貌。总体而言,当时社会富裕,但贫富差距大,奢侈浮华风起严重;在当政者、上流社会和士大夫的倡导和努力下,已经活字印刷术的推广,文学艺术得到很好的发展,现在我们评价是词和绘画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顶峰。作者在生活、社会、娱乐等方面阐述比较详细,但在宗教和艺术方面,由于作者资料有限以及语言方面的原因,描写比较单薄。

本书内容并没有写蒙元入侵时的情景。但作者却选用了蒙元入侵前夜昨晚本书的标题,有更深层的含义了。一个如此繁荣的朝代,为何不堪一击,快速灭亡了呢?朝代灭亡了,其财富和文化还能发展吗?书中隐约给出了答案,重文轻武,忽视国防。译者刘东在译后絮语中也分析了。而译者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却发出感慨,伟大的中华文化是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是南柯一梦。“正所谓——‘成也审美败也审美’:倘无前人在审美境界中的苦心孤诣,他们创造不出至今尚令人如此陶醉的伟大古代文化;但也正因为他们在审美快感中的‘一响贪欢’,却又使这种文化无可避免走向了失落!”

明亡后一直到近代,悲剧一而再的发生。于是我们憎恨传统文化、肆意打击颠覆。这是可以理解的。谁也不想当亡国奴,谁都害怕饥饿,谁都憎恨那段凌辱的历史。当我们慢慢富裕起来了,国防强起来了,生活却又空虚起来了,在物欲横流之下,毫无反击之力。我们现在英语比国文好,电脑玩得倍儿好,却提笔写字错字连连,东倒西歪,不堪入目。火星体,“亲,亲们”家喻户晓,可古文没几个字知道是什么意思。多少年跟在西方科技文化学习、模仿之后,我们确实颇有成效。但仔细想想,我们是个中国人,此并非强调爱国主义,我们有什么?



读书荐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2117-773699.html

上一篇:走访德国煤火专家
下一篇:一个中国年轻人和一个德国年轻人的差异
收藏 IP: 195.37.61.*| 热度|

2 尤明庆 吴超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1: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