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天阅读Nature周刊一篇世界观察(World View)栏目的文章“科学的地位应体现在服务社会上”,因对其中的观点有极大的认同感,遂将该文作为一篇博文“美国的反思:科学地位应体现在服务社会上”介绍给大家。也许,在博文的引子中提及了一下“百名诺奖”的新闻,引来了许多的口水。不过到后来,有谢蜀生、文小刚及liyouxi等一些匿名网友的参与,讨论逐渐回到科学与技术的差异,以及科学地位的地位是否应体现在服务社会上这个主题了。讨论中,针对不同的评论,我的观点可能比较分散,于是想到汇集一篇博文来整理一下我的看法。
对于任何讨论,如果不先概定一些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最后的讨论可能是各说各话。关于科学与技术,在英语中有两个明显区分的含义。但我们不得不看到一个麻烦,在汉语中这个区分相对弱,有时候科学本身就隐含了技术,即科学=科技。这是因为,汉字“科学”的翻译是源自日语的,并未体现英语science的核心含义“认知”(sci-词根的本意,=know, 表示"知道",现代的science则指的是由科学共同体所认同的正确的、系统化的认知)。这里,为了避免各说各话的问题,对于“科学”,我将尽量采用英语中的含义“认知”,但与“纯科学”(pure science)有一定的差别的(相信在英语中,pure science和science也是有区别的否则就不会有这两个词了)。
前苏联科学家拉契科夫认为:“科学是关于现实本质联系的客观真知的动态体系,这些客观真知是由于特殊的社会活动而获得和发展起来的,并且由于其应用而转化为社会的直接实践力量”。科学既是历史发展总过程的产物,又是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巨大动力。 科学这个特殊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现象,在其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诚然,科学在曾经的历史阶段,其目的仅仅是满足我们的好奇心,那时候的科学研究是贵族阶层的高级游戏,也曾经促进了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但这只是一定历史阶段的贡献和发展途径。然而,历史的车轮总是要前行的,科学的地位不应仅仅停留在曾经的历史阶段。从20世纪以来,由于科学的迅猛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规模日益扩大,现代科学已不仅仅是单一的知识体系,它同时又是一种社会活动,即生产知识的社会活动。因此,我们不应把科学理解为仅仅是知识本身,也不能看成是单一的社会活动。目前的科学研究更是进入了的新的发展阶段,也理应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如果仍旧将科学研究的驱动力停留在好奇心的范围,那将是缺乏活力的,也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保持固定的思维最后只会戕害科学自身的发展。科学的生命是创新,而在当今社会,创新的动力来自于竞争,仅仅依靠好奇心显然是难于为继的——因为随着信息获取的成本逐步降低,对事物的许多认识已经“过解释”了,不知道还有多少事儿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心?或者说,好奇心的源动力是否还继续存在?如果说这种好奇心动力还依然存在的话,那么随时代的发展,又赋予了科学的新使命,那就是服务社会,这二者本身并没有什么冲突,这就是,当今科学不能独立于技术而存在,有生命力的科学必须为技术服务,最终其实也是服务于社会,而服务社会又反过来是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有网友认为,美国强大的科学实力是建立在全面领先的基础研究上的,但是美国近年来以强调“转化科学中心( NCATS )”为代表的科学政策正在偏离其优良传统,标志着其科学强势的衰落。我不太同意这个看法,我认为:不管是直接对社会提供服务的研究,还是看似与社会需求相距甚远的基础研究,都不应偏颇,强调任何一方都是不对的。美国人的反思,我觉得是理性的。因为美国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在科研投入上的确导致了一些纯卖弄“技巧”的研究,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倾向。这个时候重新反思,不是坏事。也就是说,不管是科学还是技术,在当今社会,离开服务社会这个目的,是缺乏生命力的。也许在国力丰沛的时候不会认真考虑这个问题,而让科学做得更有艺术性,当财政吃紧的时候就会回归——但就是这个回归,让我们看到了本源。
总结一下。科学虽然不具明确的目的性,但也并非毫无功利色彩的,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人类把自身的发展需要赋予科学探索所形成的知识构架中,这是科学的社会属性本质。其实,承认科学探讨的功利性,并没有什么坏处,因为这是科学研究可持续的重要保障。正如Nature中的那篇文章所说“当科学工作者和利用科学知识的用户彼此了解对方的开发能力和需求,资源分配才可能更加有效,知识的可靠性需要进行测试,使其利用更有效。每一个举措,旨在促进科学家与那些可能从这些科学知识中受益的人群之间联系的紧密性与持久性。”漫无目的的,毫无功利色彩的,仅仅为了“满足好奇心”的科学研究,究竟能走多远呢?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在完成这篇博文后,我突然想到,平时与学生们交流中,我也曾认识到一个问题,与学生仅谈理想而不谈功利,这就会停留在说教的层次。所以,我鼓励学生,有一些理想,存一些功利,是至少让自己在科研道路上能顺利走下去的保障。类比于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道理是一样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