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 10 月,中国学者参与的 7 项研究在《Cell》、《Nature》、《Science》杂志上发表。注明:本文汇总的文章仅限生命科学领域,且并不涉及CNS旗下的子刊(包括但不限Cell Stem Cell、Nature Genetics、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等)。
Cell(0篇)
很遗憾,本月中国学者没有在《细胞》(Cell)杂志上刊登文章。
Nature(6篇)
人们可能以为,气候变化(如对很多旱地所预测的干旱程度的增加)在21世纪可能会打乱碳、氮和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这些元素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质生产的必要营养成分。这项刊登在10月31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的研究发现,干旱对全球旱地土壤有机碳和氮的浓度有一个负面影响,但对无机磷的浓度却有一个正面影响。这说明不同养分循环因干旱程度的增加会发生“去耦合”,后者可能会对控制初级生产力等关键生态系统功能的生物地球化学反应产生一个负面影响。来自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草地科学研究所刘鞠善与王德利参与到了这一大型国际合作研究中。
颜宁教授研究组与施一公、朱健康、王佳伟、王宏伟等课题组合作,选择源自玉米叶绿体的 PPR10 蛋白进行了深入的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分析,最终获得了 PPR10 蛋白在未结合 RNA 和特异结合靶标PSAJ单链 RNA 两种状态下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殷平以及博士研究生李泉秀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尖牙或骨甲,哪一个是最先出现的呢?多年来,古生物学家认为牙齿是历史上出现的第一块骨头,它是早期鱼类身上起保护作用的盔甲状覆盖物,这些物质与牙齿的材料组成相似。一项新研究显示:事实恰恰相反。
研究人员发现,现代动物牙齿的生长过程为牙釉质分层覆盖在牙本质上,后期的牙形虫也是通过类似的方法形成硬刺的,而早期的牙形虫根本就没有牙釉质样的覆盖物。这就意味着牙齿——正如今天人们所知道的那样——在牙形虫从最终形成人类的古生物中消失之前尚未进化出来。
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董熙平教授参与这一研究。
研究人员在一种新发现的爬虫或浮游动物化石中发现了已知最早,完整的中枢神经系统。来自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云南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Chelicerate neural ground pattern in a Cambrian great appendage arthropod”的文章,在中国西南地区昆明附近著名的澄江区域,发现了一种3厘米长的动物(一英寸多一点)化石,这种动物具有已知最早的完整的神经系统。
文章的通讯作者分别是云南大学的侯先光教授,以及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 Gregory D. Edgecombe 教授,其中侯先光教授主要从事澄江动物群的研究,是澄江生物群化石的发现者,现任云南大学教授,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研究员领导的一支国际研究团队分离到一株与 SARS 病毒高度同源的 SARS 样冠状病毒(SARS-like CoV),进一步证实中华菊头蝠是 SARS 病毒的源头。
石正丽(Zhengli Shi)说:“人类SARS-CoV是21世纪第一个新兴流行性传染病威胁的病原体。然而自2003年以来,对于直接进化为人类SARS-CoV的病毒起源一直存在不同的意见。尽管我们的研究团队在2005年报告了蝙蝠是SARS样冠状病毒的天然宿主,十年来我们一直在寻找这一缺失的环节,最终我们找到了它。”
来自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浙江大学生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纤毛病变蛋白的自噬降解,与原发性纤毛生物合成有关。并由此定义了自噬的一种新功能:促进细胞器生物合成。相关研究论文刊登在了近期出版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Science(1篇)
来自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及英国诺维奇科技园(Norwich Research Park)的研究人员合作,首次揭示了一种免疫受体介导植物对细菌天然免疫的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报告说,这项研究对于开发广谱抗病作物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柴继杰(Jijie Chai)教授、韩志富(Zhifu Han)博士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周俭民(Jian-min Zhou)研究员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柴继杰的研究方向是生物学及药学应用中的重要大分子结构与功能。周俭民研究员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植物识别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并激活免疫反应的分子机理,及阐明病原微生物致病蛋白在宿主细胞内的生化功能。
华人学者参与的研究:
来自哈佛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 STORM 显微技术,进行了超高分辨率荧光成像,从中揭示了一种与端粒功能有关的 t-loop 构象形成新机制。文章的通讯作者之一是著名的华裔女科学家,哈佛大学庄小威(Xiaowei Zhuang)教授,庄教授早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34 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哈佛大学正教授,并入选了去年公布的 84 位新晋美国科学院院士名单,她的当选刷新了最年轻美国科学院华人院士的纪录,可谓是传奇式人物。
美国《科学》杂志10日发表了华裔科学家丁守伟教授新的抗病毒免疫机制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探寻抗病毒疫苗研制新路。丁守伟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从事RNA(核糖核酸)干扰研究。此前,他与其他科学家发现,RNA干扰介导的抗病毒免疫机制在植物、果蝇和线虫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丁守伟等研究人员最新研究显示,哺乳动物同样会用RNA对抗病毒。
伊利诺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授杜小平(Xiaoping Du ,音译)领导的一支研究小组发现了,一个可引起小范围、有益的凝血,阻止伤口愈合过程中出血进一步扩大的分子开关。通过在实验小鼠中阻断这一开关,研究人员阻止了小凝血块的生长(这一过程可以对人类造成威胁)同时保留了它们的止血能力。这一已发现为开发出有效的、不会增加出血风险的抗凝血药物开辟了可能性。
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通过检测 12 种主要的癌症类型,鉴别出了 127 个似乎驱动了机体众多肿瘤发生与发展的多次突变基因。这一研究发现为设计出新的诊断工具及更个体化的癌症治疗创造了条件。相关论文刊登在了今天出版的《自然》(Nature)杂志上。论文的资深作者是华盛顿大学基因研究所的丁莉(Li Ding)博士,其早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是世界著名的基因科学家。近期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旗下的ScienceWatch网站,通过分析论文的引用次数,筛选出了 2012 年度“最热门的科学家“,全球有 21 位科学家入选,丁莉博士榜上有名。
此外,《Nature》热点报道了中国进军全球疫苗市场的进程。一种由中国制造的疫苗首次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认可。此举有可能预示中国朝着成为全球疫苗生产商迈进了一步。该疫苗可保护儿童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 JE)。乙脑是一种由蚊虫叮咬而传播,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在东亚及南亚的一些地区很常见。这一疫苗的正式名称是 SA 14-14-2,上周 WHO 将它添加到了资格预审药物清单中,给予了它 WHO 质量和安全认可。这意味着它可以供一些联合国机构所使用。
延伸阅读:
http://www.bio360.net/news/show/7674.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15: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