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鲁迅先生一篇文章的标题。中学时读过这篇文章,没有读懂,但标题却是记牢了。我不知道这样
的标题究竟要表达什么,因而时时会回想起它。在此,我直接套用了这个标题,希望也有人会像我一样记住这个标题,顺带记住一些事情。有些东西是需要纪念的,因为人总是有意无意地特别容易忘记很多的事情。我要纪念一些事情,因为我不想忘记这些事情。
我在复旦大学读硕士期间,有幸受教于祝大昌先生,他教授我们《化学计量学》课程。祝先生经常满化学楼找他的研究生(我的同班同学)谈课题问题,然而,却经常遇到我在实验室里做准备实验,我因而也得以从与祝先生的攀谈中获益良多。有一次,我问及他在国外做访问学者的经历,他给我讲了一个小故事,这个小故事,我牢记至今!
祝先生曾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做过访问学者,其指导教师是莫里森教授,时任美国Analytical Chemistry 杂志主编。祝先生在进入其课题组后,将课题组成员发表的论文通读了一遍,发现很多工作都只做了一个开头,还有很多东西可以继续做下去,但是,看不到课题组的任何成员在继续相关的课题。终于,在一次 seminar 上,祝先生忍不住向莫里森教授提出了他的上述看法。在听完了祝先生的问题后,莫里森教授和蔼地对祝先生说:“你说的很对,这些领域确实还可以做下去,但是,这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东西,我们要做number one。至于那些东西,就留给第三世界的科学家去做吧!”。祝先生无言以对!
第二天,莫里森教授拿来一个合同让祝先生签,合同内容规定祝先生在其实验室所做的所有工作,归莫里森课题组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发表论文和公开相关内容。当然,莫里森也提供给祝先生一大笔报酬。祝先生回国后,他的大部分美元换给了学校,当然,非出于自愿。后来,祝先生移民去了美国。
从那时起,我一直在观看美国人如何做科研,中国人又是如何做科研!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5: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