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学校都试图给自己定位,其实,不管你怎么给自己定位,你的位置早就被定好了。
很多人总把“官”与“民”对立起来,可在对待某些问题上,官民却高度一致。例如,在重点高校与地方高校问题上,国家毫无疑问将经费重点投到了985与211高校,老百姓只要有可能,也一定会将子女送到985或211高校读书。遇到重视教育的地方政府,可能会关注到自己管辖的学校,愿意投入一定的经费支持,否则,地方高校就真的举步维艰了。
高校分层次理论上并没有错,因为社会产业结构是层次化的,换句话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显然应该有着本质的不同。不过我们的985与地方并非体现在教育层次上的不同,而是等级上的差别。用人单位“狗眼看人低”,高挂着“地方大学毕业生免进”的牌子将地方大学毕业生堵在了门外。管理部门终于看到了,于是一纸红头文件作出指示:“不得歧视地方高校毕业生。”
被歧视的又岂止是地方高校毕业生?俗话说:“弱国无外交”,地方大学在哪个方面不存在被歧视现象?这里又要拍一拍基金委的马屁了,在我看来,相对不存在歧视行为的还真就是国家基金委。不仅如此,基金委还向地方高校倾斜,一些项目专门针对地方高校而设。例如,现在天元基金基本上只面向地方高校。在青年基金与面上基金这两个部分,给人的感觉是完全淡化了学校的差别,这就给地方高校教师提供了平等的生存空间。不知其他学校的老师们是否有同感?如果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也能像基金委这样,从骨子里没有等级之分,也许地方高校的生存状态会好一些。
我们国家数百所普通高校中,地方高校占了大半壁江山,理论上讲,教育改革也好,教学评估也罢,不同学校的评价标准是有所不同的。就说教育改革吧,地方大学与重点大学的改革显然不可能一个模式,既然985高校的建设目标是研究型大学,地方高校的建设目标是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那么前者改革的重点自然是探索如何建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与评价标准,地方高校的改革重点无疑是探讨如何建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与评价标准。在这些体系与标准指导下的实际教学过程乃至教材建设都应该有所差别。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实际的改革并非如此,仅从一个小的细节就可以看出来,在评价体系中,采用规划教材或高水平教材成了重要指标之一,于是各校纷纷采用国家规划教材。至于高水平教材,那不是你说高水平就高水平的,需要有证据,最简单的证据就是是否入选规划。所以,实际上只有一个标准:是否使用了国家规划教材。我想,制定该指标的人初衷可能是希望避免低水平教材泛滥,但由此带来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不管这个教材是否适合你,只要是规划教材就得用。翻开各类学科的国家规划教材,有多少出自地方高校?
在教育改革项目的设立上,除了高职高专类院校,作为普通高校中的地方高校,想获得高级别的教育改革项目谈何容易?即使拿到了,那也是源于某种特殊的原因,看看项目负责人的身份就知道了。且不说这些教育改革项目是否真的取得了改革的重要进展是存疑的,即便真的如管理部门所愿,如申请书的初衷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这些面向重点高校的研究成果同样适用于地方高校吗?“闻名遐迩”的“精品课程”有多少出自地方高校?就算课程建设得很成功,真的可以辐射众多高校吗?如果是这样,只要在北大、清华等几个名牌大学中重点投入就够了。我倒是觉得,如果网络课程真的有那么大的魅力,何不在重点大学中按照文理工医等各类学校各选一个最好的,在地方高校中也按照文理工医各选一个代表,在这些学校中重点建设,然后辐射全国,这样岂不是更省事、更合理?
说白了,资源毕竟有限,所有的问题都集中在一点上:如何分配有限的资源?当然是谁有话语权谁就可以参与资源分配博弈,这就难怪大家把各种头衔看得那么重,因为头衔就意味着话语权,你没有头衔就意味着你被边缘化了。个人如此,集体也是如此。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0: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