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zt 共享,交流

博文

已有 2523 次阅读 2013-3-3 09:44 |个人分类:D 政治、法律|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上善若水。

,早期甲骨文(行,四通大道)(直,不曲折,不犹豫),造字本义:看清道路的方向,没有困惑迷误,大道坦然直行

德,晚期金文下面加了,突出心胸坦荡的含义;目正、心正才算

在道家思想中,代表自然律,是道家世界观的核心;代表顺应自然律的法则,是道家方法论的核心。德是对道、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理解。遵循自然规律、法则便是德。

《荀子·非十二子》: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

《周易·系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德”涵盖了诚信、仁义等美好品行范畴。

“德”的价值原则,由孔子发展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王道原则;被孟子发展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原则;被《礼记·大学》发展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弘扬道德”纲领。

 

《道教义枢·道德义》:“道德一体,而其二义,一而不一,二而不二”。道、德为一体,却又有差异,可合又不能合,可分又不能分。德虽非造化之根,道需以“德”为本。

《道德经》中“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蕴含了“道”和“德”两者为“生长万物”和“畜养万物”的关系。生命进化出意识后,可以认知“道”,可以创造“德”。

 

乐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穷。是为德。人品官德亦如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6724-666670.html

上一篇:
下一篇:PM2.5
收藏 IP: 98.251.1.*| 热度|

1 骆小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