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探空火箭搭载的高分辨率日冕成像仪所拍摄的图像,显示了日冕微小的区域结构
图中显示了太阳日冕结构和几个细化的区域,在极紫外波段观测下,科学家获得了日冕微域结构图,这幅图像由高分辨率日冕成像仪所捕捉,该仪器搭载于去年7月发射的Hi-C火箭上,通过短时间的近地轨道飞行,科学家收集到许多日冕结构的图像资料,其中包括令人信服的证据:太阳表面交织的磁场对炙热气体分布产生影响,这一过程与百万度的温度存在关联。
太阳处于活跃期时,我们可以观测到黑子活动加剧,以及部分温度高达400万开尔文的区域。此外,太阳表面交织的“磁场辫子”中充满了能量,所形成闭合的磁通结构与高速等离子体流相互作用,形成了对日冕的第二阶段加热,这些强磁场区域由日冕中的带电粒子运动产生。由于这一机制证明过程依赖于对日冕微域结构的深入观测,至少要获得其高清图像,因此“磁场辫子”的解释一直难以验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3: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