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yu36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yu367

博文

学术"评"庸

已有 3821 次阅读 2012-12-31 12:5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人生, 心学, 学术评价

学术"评"庸
 
2012岁末,看到科学网推荐的"“学术庸”现象致精英青年唾弃学术"一文.
大约是论述青年学者逃离学术的若干理由.
 
  其实,通常情况下一个学术创造着付出的劳动要比读者和评论者要多,我们不能因其于己无益,而谓之庸.言他人之庸,须寻得一个不庸的事物作为比照,于是,有时候人们就会抬出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钱学森等.但是,我们也须注意,这种评价方式是一种慵懒的方式,没有具体的品评,只有俗套的批评,这就是学术""庸.这种做法过于功利化,对学术的伤害是很严重的.
  当代学术在数量上空前繁盛,每个人的阅读和评价能力却不能同步增长,这不是因为读者和评价者不勤奋,只是因为信息量太大.客观地讲,在这种情况下几乎不会出现爱因斯坦那种有巨大影响力的学者,这是当代学术系统的规律.而我们硬是要挖掘这样伟大的人物,甚至带这强烈的使命感去做这件事情,所采取的方式往往会比较勉强,弄出内伤是迟早的事.
  面对上述困难,逃跑还是继续战斗,应该算是艰难的选择.即使我们知道,继续战斗是积极的态度,是希望,但是,青年人要生存,有时也就不得不面对现实.功利化的评价体系,使青年人处于劣势,受到伤害,这明显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因此,应该警惕学术""庸.
  在学术"繁盛"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自称"英雄",坚持和放弃都需要勇气,请不要对这些选择做庸俗评价.如果天气晴朗,在城市里找一个没有光污染的地方,或者干脆去乡下,就会欣赏到那浩淼的星河,同时会感受到个体的渺小.然而,每一个人都可以平凡而不平庸,跟着感觉走,也并不是一定要做黑格尔或王阳明,只要真诚一些就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8939-648166.html

上一篇:走进"潘多拉"实验室(筹)-----所谓"末日"前的救赎
下一篇:"田牛"与"吹客"
收藏 IP: 219.217.24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