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ygu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myguo

博文

中国进入“城市社会”战略标志是什么?对中国的战略价值是什么?

已有 2520 次阅读 2012-12-5 14:33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中国城市化率, 城市社会

中国进入“城市社会”的战略标志

牛文元/中科院政策所

中国城市化率超过50%,标志着中国开始步入城市社会,它发出了明确的战略信号:中国几千年来以农业社会为主体的生产方式、制度设计、政策供给、文化形态等,将要发生深刻的社会变革。它还意味着在城乡一体化的框架下,把均衡发展、包容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实现现代化的显性原则,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真正体现世界上一个流行的口号:“城市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

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将对中国产生5大战略价值:

1)破解“增长停滞”的魔咒。从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开始,一致认同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增长的停滞是一种必然。中国自改革开放到2010年,GDP年平均增速为两位数,始终处于高增长阶段。不少人怀疑,中国继续增长的动力和潜力是否已走到了尽头,能否有效破解增长停滞的世界性难题,是中国特色新型城市化必须回答的首要课题。

2)跳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怪圈。“中等收入陷阱”是2006年世界银行发布《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提出的概念。由于贫富差异、社会分配等引发心理恶化和矛盾激化,使得社会发展处于长期停滞状态。因此,有效跳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怪圈,成为新型城市化破解又一世界性难题的战略要求。

3)寻找缓解新时期社会矛盾的钥匙。传统城市化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社会对立。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将在共同富裕的基础上,实施公共服务均等化,达到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的战略目标。

4)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均衡发展。新型城市化将以区域为基底,实施优质的“空间充填”,实现城乡一体合理分工、全域有序的均衡发展,提高整体效益,引领区域的共同富裕与社会和谐。

5)体现“动力、质量、公平”三大发展元素的交集最大化。中国新型城市化全面关注创新发展的“动力表征”、绿色发展的“质量表征”、共同富裕的“公平表征”。三者的交集最大化,是新型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战略基础。

城市化率高出50%不仅仅是一个数量概念,它必然传递到以新型城市化为表征的内涵成长,同时回答我国现代化进程4大核心问题:

1)以新型城市化的“发展红利”抵消增长的边际效益递减;

2)以新型城市化的“发展内涵”抵消贫富差异引起的心理落

;

3)以新型城市化的发展方式抵消粗放式生产的成本外部化;

4)以新型城市化的“制度创新”,实现城市管理的公序良俗。

                          (全文请见《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年第6期第670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88719-639440.html

上一篇:“破坏性”新技术?“美国制造,出口中国”?即将来临的产业革命
下一篇:[小编讲堂]2012年12月21日活动通知,新鲜出炉
收藏 IP: 159.226.99.*| 热度|

2 曹聪 王桂颖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6: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