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我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的文章相对来说是比较多的,但这么多年下来我深刻体会到在国外权威刊物发表一篇文章是多么的不容易(就我的研究领域)。
长期以来,我工作时间的大部分(至少2/3以上)都花在学问上,除了每年年初写基金那段时间(经常写经常不中)。作学问是我的乐趣所在,因此我愿意干。学生们到我办公室来讨论问题,经常看到的是我正在推公式和写文章,推公式的草稿子满桌子都是。我告诉学生这叫练内功,需要多年的修练才能有效果(出成果)。有些人认为随便叫学生计算,计算和写写,就能在国际权威刊物不断发表论文,这只能反映这些人的天真和幼稚,这些人根本不是作真学问的料。
我第一篇文章在国际大气科学(JAS)上发表(2005,JAS, Luo)花了我10年时间。这个工作是1995年我在成都工作时投给JAS的,编辑叫我修改,但我英文写作能力较差没修改满意后被JAS据稿了。后来97年我调青岛后,就把这篇文章放下了。直到2002年我到加拿大去进修时,我又将这篇文章重写了一篇(改的次数就多了)并对文章中的理论假设重新作了修正,方法上有了突破,数学上更严格了,2003年再次投给JAS,大修改,经过多次修改,文章最终在2005年在JAS上发表了。最近老外开始关注和引用这篇文章。在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成就感。
通过推广我的理论模式,我们在JAS上发表了一系列解决NAO问题的论文,使得我们在JAS发表的论文总数接近20篇。
在近几年投稿过程(JAS)中,我们的理论模型不断地受到审稿人的质疑,说得难听点是刁难。由于我们的理论模式有观测和理论基础,我们不断地同审稿人进行争辩和抗争。有时审稿人不同意接收,但编委认为我们有理,最后同意我们的文章发表。有的文章从投稿到发表出来最长的需要两年多,最快的也要一年的时间。
2007年我和加拿大一位华人专家写的理论论文到现在也没有发表出来,5年了。07年我们的文章投JPO被据,09年重新写后投JFM被据,其中一位审稿人与JPO是同一位审稿人。我们进行了抗辩,希望修改后重投编委不同意,他认同审稿人的意见。没办法,为了回避这位审稿人我们投QJ,仍被据。2012年我将文章进行了重写投给了DAO,一位大修改,另一位的意见是据稿,据稿的理由这次说清楚是说我们的理论推导有错误。这位审稿人就是JPO和JFM的那位审稿人,他说他已是第三次审我们这篇文章了。最后编委的意见是据稿,我们对这位审稿人进行了抗辩,指出审稿人的意见是错误的,他的理论推导是错误的,因为在他的推导过程中,少了一项。编委还算友好,叫我重投。这次有希望了,两位审稿人的意见是大修改。
和我合作过的几个学生都说:在国外发篇文章真的不容易,真是把我们折腾得够呛,花的时间又长,有时候经常重来。我说是啊。不过这样的折腾会大大地提高我们的研究水平,我喜欢这样的折腾。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3: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