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刘友法回答新华网关于钓鱼岛问题专访

已有 2963 次阅读 2012-9-13 11:16 |个人分类:其它|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国, 国际, 研究所, 钓鱼岛, 新华网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刘友法回答新华网关于钓鱼岛问题专访

 

    日本政府公然破坏中日两国建交公报关于双方“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根据单方面的所谓国内法来行使对钓鱼岛相关岛屿及其附近海域的管辖。

 

    我们国家海洋总局立刻做出回应,适时公布了中国政府根据我国海洋法划定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点基线。

 

    它的法理意义在于:

 

第一,        在国际法上,中国政府有效地行使了我国作为一个联合国成员国,根据联合国海洋法授予的权利宣示 本国 对拥有主权的岛屿和海域划出海基线的义务,今后中国有关当局去钓鱼岛以及相关海域进行维权就有了国际法的道义支持。

 

第二, 就钓鱼岛周边岛屿及相关海域划定海基线,就为国内执法提供了法律支撑,从今以后中国的海监、海政、海警及相关执法部门去那里维权就有了法律上的授权。

 

    它的现实意义在于:

 

第一,        日本根据单方面的法律抓扣我渔民,我们现在划定并公布了我们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点基线,将来你的渔民侵犯了我们划定的区域我们也要维权。你有你的法律,我有我的法律。我们这次就是补上了这一课。

 

第二就是我们已经划定了区域,将来你要来开发就会有争议,我们可以坐下来谈,为将来解决争议问题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基础平台。

 

    中国有关执法部门立刻根据国际法授予的使命前往争议地区行使维护主权的权利和使命,这显示了中国不但这么说也这么做,不单是简单的抗议和交涉。

 

    你依据你的国内法,但不符合国际法,我也依据我的符合国际法的国内法,大家都行使维权,出现矛盾怎么办?你要进一步违规,我就有进一步的措施,据理处理!这就是现在的态势。

 

    中国两艘海监船已抵达钓鱼岛外围海域视情况开展维权行动并宣示主权,执法会进入12海里范围内的,在自己的内海维权,你进来就是侵略我的领海。中国军方和政界都已向日本发出严重警告。

 

    咱们中国古话说“来而无往非礼也”,你好来我好回,你不好来我就据理以更严厉的措施反制你。中国军方等各个方面都发出了同样的声音,我们的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都发出了共同的声音:谁违背中日两国建交原则必须承担后果!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给日本发出了一个再明确不过的信号:

 

    单方面采取的行动不可以再继续下去,否则肯定会遭到一次比一次更有力的回击,我们还可在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做相应回击。

 

    双边关系应该基于两个原则:

 

一是相互尊重主权、领土完整;二是互利互惠。

 

    谁违背了这两条原则都将承担相应的后果,这不仅仅停留在,更应该见诸于行动。中国再也不会给日本“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机会。

 

    违规者必须得到惩罚,这也是中日两国关系要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对日本光说没用,还得教训它,违规者必须承担后果!

 

    美国不会抛弃日本,这是美国的全球战略。日本是美国不可或缺的棋子,尤其在亚太问题上。

 

    但是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不会百分之百地站在日本的立场上,因为在亚太它最大的经济依靠点是中国,在经济上美日关系和美中关系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美国最新的表态也体现了美国在外交上实用主义的一贯作风,它本不希望中国和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冲突,因为首先钓鱼岛的问题由来就是美国的责任,美国在1971年在没有获得联合国授权、没有征得中国同意的情况下把钓鱼岛的管辖权“私相授受”交给了日本,美国是问题的根源,它也理不清楚这个问题。

    此外,中日陷入冲突,美国必须要站边,那么它自身的经济利益就不能得到周全,导致它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战略也不能有效实施,所以中国和日本在钓鱼岛上不战不和的僵持状态对美国利益是最佳的。

    所以美国的话是,一边说给日本听,也一边说给我们听,它有一点和稀泥的做法。毕竟中日两国不战不和对它最有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612298.html

上一篇:我们该如何应对各种挑衅!
下一篇:理论物理学要点及其发展(21)
收藏 IP: 222.130.13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07: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