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介绍里说《匿名者》是一部关于莎士比亚的影片,而我对莎翁一直是感兴趣的,知道他老人家在剧坛的不可撼动的地位,自己也曾经在剧场里看过几次莎翁的剧作,中英文的都有,加之这部电影还说要解释究竟谁才是莎士比亚的大问题,再联想到今天中国文坛代笔现象之普遍之烂,更让人产生了不得不看的念头。
威廉莎士比亚是一个笔名,是37部剧作的署名者,而现实里对应着这个署名是有一位剧作家的,但是他究竟是不是莎士比亚的真身却是一直存在疑问的,至少质疑者说有很多证据表明他不是,真正的莎翁另有其人。这个著名的文坛官司一直打到今天,也没有给出一个完全确切的结论。
正如韩2的代笔事件一样,有韩2这么个人存在,而且他也声称是一些作品的作者,但是里面的生活却不是他的生活,且按照他的平素表现,可以推断不可能是他的经历可以达到的。而糟糕的是,和莎士比亚真身疑问一样,没人出来用充足的证据证实自己是真的莎士比亚,于是,大家就会继续正义,而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据。
而这个莎翁真身问题,也正是电影里着墨很多的一个方面,事实上,这是整部电影的一个引子和结论。
《匿名者》电影里的开始是一位演员赶出租车前往剧场,因为关于莎翁的一部戏剧正在上演,而他是整部剧的点睛者。
匆匆的车轮将他带到了剧场的后台,而刚好在上演的前一刻,他整理一下心情和装束,在幕布拉开的那一刻,一个冷静的叙述者角色在舞台中央占正,剧场里从可以想象到的喧哗很快变得一片静谧,今夜的话剧开始了。
他首先抛给观众一个疑问,对于现实中承担下莎士比亚这个名字的剧作者来说,他出生于一个文盲家庭,当然,这个不算什么,很多著名作者的爹都是文盲,但是,他接着说,“莎士比亚”的儿女也都是文盲或半文盲。这个是我们难以推测的,因为一代文豪的儿女是文盲的概率实在是太低了,甚至没有可能,除非他们从未生活在一起,否则,仅耳濡目染就够孩子们喝好几壶的。
老牌的戏剧表演者的气场是可怕的,电影中这位只在开始和最后出现的这位先生,正是被塑造成这样角色的一位先生,而他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也可以一把将观众带入到想去的任何地方,这其实都是美欧的新闻主持人很多使用老头子或者中年妇女而不是年轻帅哥美女的原因,而赵忠祥对于CCTV的新闻节目其实应该符合这个要求,可惜我们需要播音员也是伟光正,高大全。
随着剧场上空造雨机器的运动,叙述者将随身的雨伞打开,而那些1600年前的往事从落雨的那一刻开始强力地进入观众的视线。
关于天才剧作,宫廷阴谋,当时的一切一切,就开始切入当时的剧场观众,我们这样的电影观众的眼中,而回首去想这样的叙事结构,我们知道其实很多电影里是经常采用的,或者戏剧里也会有类似一个旁观者的角色,有些不断在需要的出来进行旁白(张艺谋拍的《我的父亲母亲》、《红高粱》都是,当然,《红高粱》的莫言原作即是如此架构的),有些则是只在首尾出现,如这部《匿名者》,如此结构的好处在于引导观众一步进入到电影叙事者的圈圈,且最后还能从电影的主体结构中走入,达到制片人希望达到的最好效果。但是这样做有风险,那就是这两张皮可能会相互脱离的太厉害,显得油是油水是水,各不搭界。或者,竟然会外在的这个人物安排其光辉遮盖了正文的叙事部分。
《匿名者》的这个嵌套结构其实是对电影正文部分的引导、补充、或者强化,尽管这位先生其实并没有说几句话。而如果删掉这个人物,让电影直接进入到当年伪托剧作者拿着莎士比亚真身的手稿连夜奔逃的场景,会让人在电影一开始的时候迷惑不已,且要慢慢理解这部电影要表达的核心内容,而事实上,看过这部电影的科学网博主杨晓虹依然被一开始的场景弄糊涂了,也因此,这个引导性人物看来是不可或缺的。
嵌套叙事结构其实用好还是很难的,尤其是和剧情不断交互的嵌套结构,记得以前看评点版的《红楼梦》,看着那个别扭噢,就好像有个人在你身后指指撮撮,不停地告诉你这一行应该怎么看那一行又应该如何理解,烦死了。张艺谋所以还有些才华,从这一角度佐证也算是有证据的,不过尽管如此,《我的父亲母亲》依然给我留下了一个响亮的叙事者的外壳,而里面人物的对话则模糊了,尤其是父亲这一角色,而章子怡饰演的母亲那一角色留下印象的也更多是神情而非语言。
类似这类增加一个外在叙事者角色的安排,如果太淡,则容易被剧情的强大淹没,让人没有任何印象,使得这一安排成为白费力气,画蛇添足,则是另外一个问题。应该说,《匿名者》结束后,看后慢慢回味,我觉得叙事者的样子是清晰的,且和剧情之间的关系是恰当的。
我很喜欢《匿名者》,如果有机会看中文配音版的,我会选择再看一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544977.html
上一篇:
机制的故事【17】厕所里的免费手纸能不被如厕者带走吗?下一篇:
【机制的故事18】公共厕所蹲位怎样才能得到最高效率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