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论文中有些段落原封不动的照抄别人的东西而不加任何修改或引用,抑或论文中用了别人已经发表过的图片而不加任何引用等等,要是被原作者发现,肯定免不了面临被投诉的命运;如果你文章中的结果无法被很多课题组重复做出来,也可能会面临被“拱”的局面。这些很明显的东西不是本文谈论的对象。下面是从导师和朋友们那里听说的真实故事。故事中折射出的情况更加隐性,但更加有普遍性,甚至就在我们的周围发生着。让我们看看当他们的文章被“拱”后是如何处理的?
会议论文集(Proceedings)和正式期刊
我们做科研,除了发表文章外,还有一类活动就是参加自己专业领域内的相关学术会议。参加学术会议,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及时展示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取得和同行们宝贵的相互交流,进而有可能的合作机会。参加完会议,其结果一般会以proceedings的形式发表出来,一般大概是几页纸的样子,当然排版绝对没有正规期刊的那样规范和好看。
有一学生,实验中发现了非常有趣的现象,他的导师认为大概就是Nature或Science级别的水平文章。认真写好并修改后,他把文章先后投到了Nature和Science,经过了漫长的“拉锯”战,最后还是免不了被拒的命运。但他们确实觉得结果很好,不愿意把文章投到其他的专业期刊上。后来,该学生参加了他领域内的一个学术会议,他在会议上报告了相关实验结果,在会议出版的proceedings中也用了一些图片。
那时,Nature的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刚出来不久。他们于是把文章投到了Nature Communications,经过几个月的审稿和修改,文章最后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出来。
到这来说,虽然有些遗憾,但作者还是比较高兴和满意的。在那个时候,Nature Communications的影响银子还没有,但大家都估计肯定不会低,毕竟是Nature的子刊。然而好景不长,他们随后收到了Nature Communications编辑发过来的质疑信,原来他们的文章被人“拱”了。“拱”的原因是,文章的实验结果已经在某学术会议的proceedings上发表过,结果还用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编辑让论文的作者解释是什么原因?
出现这种情况,他们马上能想到的就是“拱”的人一定是他们这个小圈子里的人,不然谁知道他们前不久参加过一个学术会议还报告过相关实验结果。这里,大家可能知道会议的proceedings,关注的人相对较少,绝大多数都是参加过该会议的人捡有兴趣的看一看。同时,他们也觉得较无辜,因为会议的proceedings到底算不算正式刊物,没有特别绝对的定论,有人说是,有人说不是,还有人说要看具体情况。但不管怎样,发表了这么好的文章,他们必须面对质疑给编辑以及“拱”他们的人一个交代:
回复信是由他的导师写的,总体思想是:态度及其诚恳,论据足够充分,原委如实相告。大体是这么写的:(1)首先诚恳的道歉,给出版社和同行造成了伤害,此处省略n个字。(2)然后重点给出证据,把该论文在Nature, Science上的投稿时间,审稿时间,被拒的时间等等相关过程说明的一清二楚。由于中间有一个相关的学术会议,他们确实报告了一些实验结果,然后比较了会议proceedings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文章的区别,重点说明在proceedings的基础上有哪些增加的结果,哪些重要改进之类的等等。(3)最后再次道歉,保证下不为例什么的…。回复信写了大概有20多页,比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正文都多多了。后来,编辑看了,也转发给了那个“拱”他们的人,也就这么平和的平息呢。据说,如果处理的不好,撤销论文的可能性都很大的。
论文发表后被人“拱”,大多数是来自于熟悉你的人,也即是说来自于你小圈子里的人或同行。我们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在同行中树立自己的好名声,这样的话我们的烦恼会少,生活也更加健康和美好!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0: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