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与产业化杂志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tech http://www.hitech.ac.cn

博文

沉淀下来的才是金子——访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

已有 3260 次阅读 2012-1-4 13:25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中国科学院, 白春礼

 
张琨    单晓钊

一个自强的民族,必须对新兴前沿科学技术的发展充满兴趣并努力实践。任何科技的发展都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如果没有公众积极的参与、理解,尤其是企业界的参与,那么先进的科技将永远留在象牙塔中。纳米科技需要和产业化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本刊记者:从十几年前一拥而上的“纳米热”到后来淡出大众视线,再到近几年对纳米技术的关注再次升温,纳米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可说是大起大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纳米技术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白春礼:纳米科技是在上个世纪90 年代逐渐形成的一个新兴的前沿交叉科学和技术领域。应该讲, 从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角度看,纳米科技并没有“大起大落”。2011 年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发表了长达500 多页的《纳米2020:面向社会需求的纳米技术——回顾与展望》:“纳米技术已被确认为革命性的科学和技术领域,可与电力、生物技术和数字化信息革命相媲美。2001 年至2008 年间, 科学发现、发明、纳米技术工人的数量、R D 经费以平均每年25%的速度增加。纳米技术产品的全球市场价值在2009 年达到约为2540 亿美元。” 而且过去10 年,世界主要国家一直在持续支持纳米科技的发展,据上面文献的资料:“全球纳米技术研发资金总额从2000 年的约$ 12 亿美元(其中美国3.7 亿美元)增长到2008 年的150 多亿美元( 其中美国37 亿美元)。 2000 年到2008年,美国联邦政府在纳米技术的投入占联邦总R D 支出的比例从0.39%增长到1.5%。美国联邦政府对纳米技术研发的人均支出,从2000 年的1 美元增长约为2008 年的5.7 美元。日本2008 年人均7 美元,韩国人均6 美元左右。”1999 年美国政府第一个提出关于纳米科技的倡议,所以美国在纳米科技研究方面投资很大。欧洲和日本的投入也很大,后来还有印度,韩国,俄罗斯、新加坡等也加大了投入。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2000 年底,我曾经在国务院的科技领导小组的讲座上,介绍了关于纳米科技的发展状况。我国纳米科技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国际影响大,主要是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科学界自强不息、勤奋努力的结果。

从公众关注程度这个角度看,的确有你提到的“大起大落”现象。我想一个自强的民族,她必须是对新兴前沿科学技术的发展充满兴趣并努力实践的民族。纳米科技是21 世纪最为引人注目的新兴前沿科学技术,因此引起我国公众的兴趣,是好事。从更广泛的角度看,任何科技的发展也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如果没有公众积极的参与、理解,尤其包括企业界的参与,那么那些先进的科技永远就留在了象牙塔。纳米科技的发展也一样,它需要和产业化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以那段时间大家比较热衷谈纳米,可能除了电脑、基因,纳米也是一个非常热的话题,排在前三位了。但另一方面,有很多人可能知道“纳米”这个名词,但是纳米究竟是什么,很多人是很模糊的,包括早期市场上一些标注“纳米”二字的产品,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纳米科技的产品,炒作的东西比较多,这种贴标签的做法,尤其是概念上的不清楚,常常会严重损害了新兴科学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

常言说,沉淀下来的才是金子。所以,我相信这种炒作的东西最终会随着泡沫的破裂而消退。学术界对于纳米理论和应用的研究却一直在不断深入、不断发展。比如,在科学家们不懈地探索下,不断突破理论瓶颈和技术障碍,纳米材料的尺寸效应和光电等物化性质逐渐清晰,使纳米科技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展现出比宏观材料更好的独特性质和功能,因此受到了工业、农业、医药卫生、国防、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纳米科技与产业领域的联系逐步深入,纳米科技真正进入到“实用”阶段。纳米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也将会越来越广泛。纳米科技的发展情况与目前很多新兴科技的发展情况类似,例如互联网的发展,也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

我国纳米科技的研发始于上世纪80 年代,目前我国在纳米功能材料、器件设计与构建、“自下而上”的关键技术与基础研究的主流发展方向进行了全方位、分层次的战略布局。我国作为参与推动纳米科技全球性发展的主要国家之一,一直高度重视纳米科技研发工作。2006 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中将纳米科技作为我国“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领域之一”。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纳米科技发展迅速,成果显著。在“十一五”期间,科技部“纳米研究”重大研究计划、基金委、以及科学院对纳米科技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布局。目前在纳米科技有望突破的诸多领域我国均有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科学家,如在纳米材料领域我国优势比较突出,整体水平处于国际先进行列;纳米表征、纳米生物安全、纳米催化等领域基本与国际同步;纳米器件研究的部分工作进入先进国家行列;纳米生物与医学研究水平迅速提高。19982007 年期间我国纳米科技论文数量和总被引频次位于世界前列。“十一五”期间,我国已建立3 个国家级纳米科技中心,在北京建立了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在天津建立了国家纳米技术产业化基地,在上海建立了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科院的多个研究所和很多高校也建立了70 余个纳米科技研究平台。

在当前形势下,应该根据我们现有基础,在各学科中找到适当的切入点,尤其是加强纳米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重大应用为导向,进一步推动纳米科技基础研究成果走向应用。在能源领域,加强纳米科技在高效率、低成本、长寿命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电力防“污闪”涂层材料、聚合物微纳米球驱油等方面的应用;在信息技术领域,加强纳米科技在新一代超薄、柔性和大面积光电集成器件、新型纳米环形磁随机存储器、光电探测器件等方面的应用;在生物医学领域,加强在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再生医学与组织工程、药物靶向输运,以及具有个性化治疗前景的低毒性多功能纳米药物等方面的应用;在环境领域,加强在自然水体(包括饮用水)污染的治理、工业废水处理、基于纳米材料和结构的新一代打印制版技术研发以及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应用;开展纳米技术检测标准及纳米材料安全性研究。另外一方面,我们还需要更加重视纳米科技的科普工作,公众对纳米科技的正确理解是纳米科技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有关纳米科技的科普工作应与研究项目同样应受到重视。例如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已对项目承担者的科普工作有了一定要求,不仅要求要有学术报告,也要求有科普文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94908-525434.html

上一篇:纳米产业 识微见远
下一篇:2011年12期目录
收藏 IP: 159.226.100.*| 热度|

3 吴飞鹏 苏力宏 crosslud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7: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