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乃基
给博士生上公共课政治课,原来叫“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现在改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多年来一直有这样的感觉,今年尤甚。那就是工科博士生基本上把科研上的精力集中于拿课题、完成老板(博士生一般这样称呼其导师)交办的任务,最后是发表论文。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在知识链的下游即相关产业的情况所知甚少,甚至一无所知。
课堂上,笔者问起是否知道“微笑曲线”,在座的博士们(以工科为主)们,除了一位来自经管学院的举手示意外,无人知晓,甚至从未听说。令博主颇感震惊。
固然,不能说不知“微笑曲线”就是不知产业,反之,笔者即使写过孰重孰轻?比较WTO与世界工厂对改革的影响;金融危机之“危”与“机””——全球产业链与功能耦合的视角,以及续:金融危机之“危”与“机”,其中有所涉及,也不意味自己就懂得产业。不过,作为工科博士,对眼下在产业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微笑曲线一无所知,还是不合情理。
对此,或许可以有两种解释。
其一,博士生们(此处特指工科)今后根本没有去产业发展的打算,或者至少眼下没有,因而,与产业有关的一切并未进入其视野。那么,他们都向往着什么工作岗位呢?高校,科研机构?
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特点是,与博士生从小学一路上走来一脉相承,熟门熟路;以及都在体制内,相对稳定。产业,就是进入了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再加上外企和民企还处于体制外,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这样的处境,影响了博士的选择。
其二,能否出论文,顺利毕业拿学位,才是当务之急。重要的是论文,是期刊的档次,是各种指数,是sci。在这样的制度设计下,自然遮蔽了博士生目光投向产业的视野。
正好看到了孙学军的热门博文:可怜的中国学术论文 精选,具有极高的点击率和评论数。中国的学术论文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依然在质和量上远远逊色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无疑,中国当自强。
然而,从中国国情而言,中国眼下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否当真需要发表那么多论文,需要在sci上与美国较劲?
多年来,中国的科研经济两张皮的现象始终得不到真正扭转,科学技术难以成为现实的生产力。由于社会的状况,由于评价标准,以及人才自身的价值判断,人才及其注意力没有投向经济,投向产业,应该是关键之一。
此外,在sci上发文章,大概属于“非嵌入编码知识”,参见非嵌入编码知识的特征,什么是非嵌入编码知识。这类知识的一大特征就在于知识共享,因而发表论文主要在于博取包括作者、作者单位,以及中国的脸面,以及“为人类做贡献”。这固然有其价值。然而在当下的中国,且慢“为人类做贡献”。博主以为最缺的还是在转化环节上的知识,是科技应用于产业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是“嵌入”的编码知识,属于个人和企业。最缺的如微软、苹果这样的世界百强——当然不是中石油、中石化……
中国无疑要参与世界的竞争,但在眼下,要比的不是sci的学术论文,是脚踏实地的转化,是把“功”用到刀刃上(有感于多位博主的文章),是人才结构在社会中的合理分配和流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08: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