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公共汽车的电视上看到一则几十秒的新闻,题目是“读基金”,心想大概是教人像认股票那样选基金——想歪了。原来是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好像是一个独立学院)为“读”而设立的一个基金。同学读一本书挣1分,而1分可以换10块钱。新闻里没说怎么判断读一本书,要读到什么程度——例如,读土火罗文和阿里巴巴文的,是不是一样?《一千零一夜》和《百年孤独》,是不是一样?要不要区分影响因子之类的?
我想起毕达哥拉斯——老毕曾找来一个年轻的穷光蛋匠人,教给他几何,答应他每掌握一个定理就给他一块银币。年轻人当然高兴了,一小时挣的钱比他过去劳作一天还多呢。可是,后来钱多了,年轻人对钱不感兴趣了,却被几何俘虏了。于是,他请求老毕教得更快更多一些,他每学一个新定理,就给老师一块银币。最后,学生学会了所有定理,老毕也收回了他先前付出的银币……
相比之下,这个新的基金似乎太寒酸了。就算一天读一本,一年挣下的“读”分,还不够买半个平方的立足点呢。我们今天还在学老毕的几何,却忘了老毕的“几何基金”的标准——既然做基金,就该大方一点儿。即使不能满足大宋皇帝许诺的“千钟粟”和“黄金屋”,至少应该让大家先富起来,然后自然就有读书的热情了。现在是本末倒置,不给钱还要人读书,当然是不行了——古希腊不行,今儿更不行。时代不同了,读书都一样。做一个基金还那么小气,倘若在希腊,大家早上街游行去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7: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