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qing1961 读好书明是明非明理, 效前贤做文做事做人。

博文

科学技术:引领未来的强大动力——“10项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点评

已有 4659 次阅读 2008-12-5 08:58 |个人分类:科坛漫步|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普, 中国科协, 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引领未来的强大动力

——“10项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点评

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再一次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引领未来的强大动力。因此,进一步强化科学技术的重要地位,不断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由此可见,中国科协主办的包括“10项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在内的“五个10”系列评选活动,确实是科普活动的一大创新,功莫大焉。

十九世纪,当人们津津有味地阅读法国作儒勒·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环绕月球》、《地心游记》等文学作品时,其实并没有几个人相信这位科学、文学天才的那些伟大科技预言,更多的人只不过是把他那些充满神奇和幻想的“胡言乱语”、“白日做梦”作为茶余饭后的消遣。但是,仅仅过去了六七十年,凡尔纳在他作品中所描述的潜水艇、航天器、登月计划、地心钻探等预言就一一得以实现,人类社会由此迅速从蒸汽时代、电气时代步入信息时代。这一方面说明,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并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另一方面,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无限发展的过程,任何社会在任何时代都拥有世人无法料想的科技创新,但这并不是说科技创新难以想象;相反,超前地、创造性地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展望,将有助于激发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有助于引动科技研究的方向,有助于凝聚社会的智力资源,继而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创新和突破。从这个意义上说,10项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评选活动,善莫大焉。

科学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增进人类社会的福祉。入选的10项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其中“未来家庭机器人”、“新型电池”、“超高速交通工具”、“可服用诊疗芯片”、“感冒疫苗”直接就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涉及当前最为活跃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两大领域的“基因修饰技术”、“干细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光电信息技术”、“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对人们的生活同样有着重大的影响。可见,公众不仅已经开始了解、熟悉前沿科学技术,而且还迫切期盼最新科学技术对未来人类生活所予以的改善。今天,“和谐号”动车组从北京去趟天津,全程只需不到30分钟的时间,比从我办公的魏公村去趟王府井还快,这已经对我们的时空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那么,未来“超高速交通工具”的诞生和普及,又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确实对我们的想象力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我想,至少“地球村”将会变得更加名副其实

“五个10”系列评选活动全国共有500多万人参加了投票活动,共收到选票2000多万张,公众这么广泛的参与度,是我们评委始料不及的。这从一个方面说明,生动活泼、创新别致的科普活动还是会受到广大公众欢迎的;另一方面也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深入人心,中国科协的地位和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公众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欲更是在不断增强。从这个意义上说,诚如著名发明家张开逊老师所言,这样的活动“实际上是公众和科学家分享对科学的感悟,分享对未来的思考。这是一次盛大的公众科学活动,快乐的科学精神体验。”

无须讳言, “五个10”系列评选活动的最终结果完全是在公众推荐、投票的基础上产生的,因而具有浓厚的草根特点,入选的10项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未必就与科学界主流的认知一致,更不可能把对未来最具影响的科学技术都涵盖进去,此外,入选的“10项科学技术”基本上涉及到的都还是“技术”,“科学”还没有真正进入公众的视野、被公众所关注——这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一个问题;但是,无论如何,这种调动广大公众积极参与的、有益的科普活动,无疑将有助于进一步整体提升全社会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激发公众关注科技、热爱科技、运用科技的兴趣,达到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它再一次彰示了科学技术是引领未来的强大动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五个10”系列评选活动可谓献给中国科协50华诞的一份名副其实的厚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47-49825.html

上一篇:构建最新科研成果大众化传播的有效机制
下一篇:在思想的高纬度上颤粟
收藏 IP: .*| 热度|

1 cgykjyjzx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