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hinke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cthinker

博文

我国科技发展正处在一个全新的起点

已有 2425 次阅读 2011-9-2 15:28 |个人分类:坐井观天|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研究, 科技体制, 新起点

前段时间看了利玛窦的展览,当时有一个感受是关于政府体系对科技开发的重视程度决定了东西方实力的沉浮。而现在,不管现今我们的科技体制和产业政策是否是比较科学高效的,这一板块的系统化,规模和活力在我国历史上都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了。所以不去想那些细节的问题,我预感10年后我国的研发能力和高科技产业在世界上将会非常有影响力政府投资,科技,消费与经济增长 2009-08-29

        学了一点经济学的知识,又学了一点大家总结的巴菲特投资消费类股的故事。渐渐认为,只有民间消费才是持久的和值得投资的。

       现在我逐渐认识到,消费股固然值得投资,但是经济增长从来不是完全由消费来拉动的。人类玩的东西很多,有的游戏是大家都需要玩,有的是小部分人玩,有的是 政府组织大家一起玩。这些游戏类型从人类有了社会以后一直都是存在的。
        西方的工业革命起源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这些进步使得西方走在了东方的前面。二战以后,世界的重心从欧洲移到了美国。欧洲列强今日的地位与过去一百 多年各自的历史发展有很大关系。二战使得美国抓住机遇成为世界霸主。美国成为世界霸主在硬实力上一是经济,二是军事,背后是科技和整个国家的团结。但是美 国的军事也是为了维护美国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服务的。在和平年代的表现还是美国的那些公司。美国的服务业公司提供的是美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让人们在家 门口实现美国梦的初体验。美国的高科技公司提供的是美国的科技产品,让人们在本国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和神奇。
         一个模式。战争刺激了军工科技的发展,人类的好奇心也刺激了科技的发展。当一个国家建立了一个高效的科技开发体系之后。只要有一个计划,一个投资,他就能 高效转动起来。起先是满足科学家的求知欲,接着是满足政府,服务于军事。当技术成熟了,便面向整个世界。而后来的很多技术则是直接在民间需求这个循环里完 成。
      因为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它的计划是最大的计划。它的科技体系也是最高效的。它在战后采取的措施,使得美国的公司在开拓市场方面也有一些优势。这使得美 国具有很多的高科技跨国公司。虽然欧洲也是发达国家,但是欧洲分治的结果是,单个项目的投资太小,所以孕育大公司的突然自然就贫瘠了点。但是我们仍然不能 忘记瑞士这样的聚焦型国家也取得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总体上讲,美国的规模使得美国的科技优势得到了发展和推广。
       讲完这个模式,就要讲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有三个大项。一个是纯科技的投资,毕竟科研和教育也是一种公共品。另两个是军事计划和基础设施计划。基础设施计划 诞生不了高科技公司,因为它采用的是成熟的技术。军事计划则不一样,它要做到比别人好,就要科技优势。星球大战计划,促使了美国九十年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 网络科技的发展。美国还有航天计划,能源计划,这些都是国家推动,民营公司参与。美国在生命科学领域也推出一些大的计划,比如脑的十年,人类基因组计划。 这些研究已经促使美国诞生了一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公司,尽管它们还没有太走进公众视野。如果一个产业仅仅靠政府计划生存,那么它是不大伟大得起来的。可是 当技术突破,可以走向普通生活的时候,它就伟大了。所以一个产业具不具有这样的潜力是它能否辉煌的条件。
         一个大的科技计划促使一个大的产业发展,经济得以增长。产业发展之间就是周期性调整。现在,我更愿意相信美国的衰落是周期的调整。从我国的情况来讲,我们 还在现代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以制造业发展和城镇化为主要代表。当然我国的产业发展是交错进行的,不像西方那样的进程。我国现在的科技事业,还没有成为我 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我们也没有建立完善的从政府计划->科技开发->技术竞争力->高科技产业的完整体系。很多部分,特别是关键部分 是被外资替代的。但是,这轮金融危机爆发开始,应该是考虑全面建立这样的产业发展体系的时候了。
(2010年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6622-482214.html

上一篇:对中国创新经济的一些思考
下一篇:科学家的五项修炼
收藏 IP: 202.127.20.*| 热度|

2 曹志平 李文亮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0: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