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乎?茶馆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累时休整,烦时发泄, 闲时思考,乐时分享。

博文

任何个人是否当选院士远远代表不了院士评选是否公正 精选

已有 9932 次阅读 2011-8-28 22:58 |个人分类:杂文|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本文不针对任何人,纯粹就事论事。

历史上,很多人认为够院士水平但最终没有当选院士的人绝不鲜见,没有当选院士的原因也绝不是单一的,其中也许有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因素。过去有些老先生高风亮节,把机会让给别人的情况也是有的。不可否认,单纯从评审的环节讲,院士增选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公正,我们作为外人虽然未必知道很多内情,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对其评选过程及细节多多少少知道一点点。凭心而论,总体上讲,当选的院士绝大多数在行业内是出类拔萃的,至于是不是水平最高,或者水平最高的人有没有当选就见仁见智了。人们对院士问题的众说纷纭其实并不是在院士的评选环节上,那毕竟是牵涉少部分人的事情,大家更多关注的是院士这个群体在中国科技界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如果一个人当选院士将对中国的院士制度或中国科学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那么,人们关注他是否当选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也应该关注,但如果某个人的当选与否对院士群体或中国科学并无本质影响,为什么一定要对某个人是否当选给予过分的关注呢?袁隆平作为杂交水稻之父,为人类口粮问题做出如此巨大的贡献,这样的人无疑值得人们关注,可在他没有评上院士时,有谁为他大呼过冤屈?估计有人会说袁隆平搞的不是科学问题,而是技术问题,不代表科学水平,那么好吧,得菲尔兹奖的人解决的是不是科学问题?得诺贝尔奖的人解决的是不是科学问题?这些大奖的评选有哪个是数文章数量?又有哪个是比论文的影响因子与杂志档次?我们一方面大肆抨击现行的评价指标,可在评价某个人的水平时又不知不觉地掉入了这些指标陷阱。也许有人会说,正是某个人的未被当选揭示了院士评选过程的弊端。依我看,这种说法夸大了个人的作用,任何个人都不可能成为判断某件事情合理与否的标准,更不应该成为左右某类事情的风向标。中国院士评审中存在的问题不是现在才有,我相信也不独中国才有。诺贝尔奖的评选就一定是公平的吗?不存在民族歧视吗?Gelfand对数学的贡献恐怕并不比那些俄罗斯同时代的院士数学家小,可他还不是照样当不上院士只好先当美国科学院院士?一切由人来操纵的事情都肯定或多或少体现了操纵者的好恶,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更何况有些时候,当不当选院士还不完全是个学术水平问题。

如果说我们需要关心院士评选的话,真正该关心的是评选的方式,而不是某个人该不该被选上,为什么我们不把关注点集中在评选的程序是否合理而对某个个人是否入选耿耿于怀呢?这让我想起了药家鑫杀人案,当初马加爵杀人没人关注死刑是否该取缔,而当药家鑫杀人时,媒体大肆探讨起死刑是否该取缔的问题,不觉得有点怪诞吗?难道制度可以因人而变?我们不是一直高喊着吸收西方经验吗?为什么一到具体问题时又带上了浓重的中国式情节?

在院士问题上,我们真正该关心的是为什么中国的院士吸引力那么大?大家如此热衷于当院士?为了当上院士可以不择手段地把别人打压下去,仅仅为了证明自己的学术水平比别人高吗?显然不是,院士所带来的潜在利益是不可估量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学术地位、经济利益等等无不因为当上院士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如果中国的院士也像美国院士那样与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估计大家也就不会太在意当不当选院士了。

与若干年前相比,情况多少有了一点转变,例如在各种评审中,院士招牌未见得能像过去那样发挥作用,院士拿不到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的现象也不再是件稀罕事了,如果院士多年不干事,评审专家未见得因为你是院士而格外开恩,甚至颇有微词。

任何个人是否当选院士都远不能说明中国的院士评审制度是否合理,暂停院士评选显然也不现实,要真正解决院士评选问题,具有可操作性的途径是评审国际化,不过,这种方法也会存在问题,洋鬼子未见得就是圣人。最好成立一个类似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的机构进行院士评选,这个机构的成员可以由各个国家的洋鬼子与华人共同构成,这样洋鬼子不至于因为偏爱于海龟而致使评审不公,华人们也会因为有洋鬼子参与而不太方便徇私舞弊,否则双方评审意见发差太大将导致评审无效甚至会影响到评审者的声誉。

要从根本上解决院士问题,使得院士不再成为众相争抢的目标,需要先从各种指标体系中将院士去掉,彻底淡化院士在各种决策层面上的影响。这是个难度极大的问题,解铃还需系铃人,除了政府,没人做得了这样的事。



众议饶毅落选院士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247-480595.html

上一篇:院士增选与莲的心思
下一篇:别吵,看看如云的美女
收藏 IP: 58.62.123.*| 热度|

31 朱新亮 吕喆 李学宽 许培扬 刘立 刘用生 钟炳 杨顺楷 吕洪波 肖振亚 张玉秀 杨正瓴 丛远新 覃伟 唐常杰 谢鑫 苗元华 李天成 马红孺 吴明火 梁进 陈奕涛 laokanke bridgeneer zzjtcm y8c8c8 dreamworld xiaxiaoxue86 mqp xqhuang lftkf

发表评论 评论 (7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03: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