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力计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ibing

博文

“两弹一星”创新性之争:坚决、立即、彻底地 停止一切争论!

已有 3341 次阅读 2011-8-11 20:3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最近,科学时报发表了:“两弹一星”的创新之争,将 两弹一星成果是否属于创新之争推向高潮。
也推向了每个科研人的面前。让我说,这是一场愚昧之争,应该坚决、立即、彻底地 停止关于该问题的
一切争论!科学时报 发表这篇文章无心之中 犯了将该争论 无限扩散的失误。如果不立即停止,它将对我国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天换地的大成果的形象带来一定的影响。
     且听分析。为了便于表述,该争论以下简称“创新性之争”,不属于创新的一方称为"非创新派",相对的一方称为"创新派"
   1,争论结果意义
   这个争论的结果无非两个,一个“两弹一星”成果不属于创新,另一个 “属于创新”。
 我相信,这个争论的一定是"非创新派"挑起的,“创新派”的加入只不过是被迫起来维护两弹一星工程的地位。
   “两弹一星”工程的伟大成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基性的成果,是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挺直腰板做人的脊梁骨。两弹一星工程的伟大成果无论怎么形容都不过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发自肺腑地尊敬他,铭记他。每一个人在教育后学时引以为例没有任何不妥。
     但是偏偏有些人跳出来说这个成果不是创新。
     如果争论的结果 确实不是 创新,那后果是什么?有什么影响?我想可能是:
(1)证明了某些人,比如 那个韩健 先生(美国HudsonAlpha研究院研究员) 对创新性概念的理解非常准确,这个人确实很厉害,连大家都懂的创新 都能说地别出新裁,这个人真牛!
(2)所有接受这个观点的人 会 对 两弹一星 的 成果 的评价 不自然地产生黯淡、阴影。
(3)以后所有学生,后来者,都没有必要以两弹一星工程的成果作为 创新的激励,不用把这个成果 作为 创新的样板,因为
他不符合创新的概念。
   如果是这样,那是多么地悲哀!
  如果争论的结果是 两弹一星 是创新,那么,这场争论就是一场内耗,折射出我们许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无知。
  所以无论结果如何,都是对中国,对中华民族甚至其后来者的一次集体伤害。而广大新闻媒体资源则充当了这次伤害的传播者,尽管本身可能是无心的。这样的争论还有意义么?
2、不要让创新性 掩盖了 重要性
    创新性固然重要,创新的目的还是让我们活的更好,两弹一星工程不是让我们活的更好,而是让我们能够活下来,你活都活不了,创新什么?没有两弹一星,你还是世界的劣等民族,能这么挺直腰板地去美国?
     要知道,我们在网络上的一言一行都将作为网络资源存储于这个网络世界,很多言行 比正式发表文章 流传更广,影响更大。我们的后代一批一批的成长,他们是新人,他们并不知道两弹的历史功绩,你的不当言论 很可能 就会流传到包括他们在内的人的头脑中。再加上一些没有分辨能力的人,非常容易受到这些言论的蛊惑。甚至将来 诋毁 两弹一星工程的伟大。
无论如何 拿两弹 一星成果 来证明 你们 对 创新性概念理解的正确性都是不当的。也许你们的初衷只是为了借两弹实例 来 突出 你们 对创新性理解的正确,以此 鼓励大家做真正的创新,但是千万不要好心干了坏事。
    所以,我们应该千方百计地强调 两弹一星工程的 重要性 和伟大性。
3、什么是创新?
  请不要用你们的创新 强奸了 我们的创新!
 你们所谓的“原始性创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无非是 第一次的原创性。按照您的逻辑,我问问您如下算不算创新?
(1)华罗庚用初等方法证明了一个以前用高等方法已经证明和解决了 猜想。
 按照你们的逻辑,这不应该算创新。因为“有一个榜样摆在那里,并且这个榜样是可实现的”。如果你们真这么认为,我只能说你们无知。
(2)中国明朝 万户 第一个发明了火箭,西方的现代火箭根本算不上创新。
   你们是不是这个意思呢?
(3)你发明了一个手榴弹,我照着你也做了一个手榴弹,但是我的手榴弹 比你炸的响,威力大。
  你说这算不上创新?不算?炸死你!
(4)中国用和世界上所有国家不同的方法 开发出了 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而且 威力数据我们都不知道,你说我们算不算创新?
  如果你们能够正确回答问题(1)-(3)。这个问题就不用我多说。
 第一:中国两弹技术方案完全不同,证明了一个 新的技术方案是完全可行性的。这正是全新的、原始的技术创新。
 第二:中国的核武器,其威力很有可能远高于国外“同类”产品,如果这样,你说算不算创新?
 第三:在研制两弹的过程中,不进有技术创新,也有重大的核弹理论创新。更带动了许多具体学科的中国化发展,
    你说算不算创新?
 第四:中国以两弹一星工程 为目标,进行项目带动,成果带动了我国重工业、军工工业、技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就像美国用航天飞机工程为目标,带动了大量民用技术、理论的发展一样,你说算不算创新?
 
如果按照您的 唯原始创新论,我可以告诉你你们,所有的现代科技成果、思想,都可以用 太极图来解释,你能说我们的祖先早就想到了,现在的都不算创新么?
按照你们的意思,一切的发现都不算创新,因为那些 自然发现 原本就存在于这个自然界,他们只是发现了,不是创新?
估计 我们 诺贝尔奖 杨先生 会 拍死你们。
 
4、结论
 
两弹一星工程 不适合作为创新性科普、辩论的题材。搞不好就侮辱了我们的伟大先辈和伟大成果,造成不好的影响。
毕竟这个世界上,不会自我分辨的人太多了。
如果 你们不是居心叵测,那么请停止这场辩论吧!
有些人虽然在具体领域可能能做点成绩,但这并不代表他们 对于一个文化现象 就有评判能力,因为文化评价
还需要知识面、胸怀、眼光和 爱!
 
宣传两弹一星工程吧,这比什么都重要。
 
两弹一星工程!万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8025-474238.html

上一篇: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看法
下一篇:图书可预订了---《FEPG有限元应用深入剖析》
收藏 IP: 202.127.15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1 09: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