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yb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ybao

博文

科技革命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发展的影响分析 精选

已有 9797 次阅读 2011-7-28 17:0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职业生涯

一、科技革命与职业发展

200多年前,第一次科技革命掀起了世界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蒸汽机的诞生,大大加快了产业革命的进程,随后,蒸汽火车、轮船等的发明使得运输行业的突破,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完成了产业革命。比利时、法国、美国、德国等国也迅速发展。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末进入产业革命时期,到20世纪初,也基本上完成了产业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将人类带入了电的时代。第三次技术革命,最有标志的成果就是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踏上了月球表面,即空间技术的利用和发展。随后,计算机的出现使整个世界彻底改变。

科技每一次大的发展就会改变人类的职业。技术进步使得生产效率、地理和心理距离、生产组织方式等发生变化,从而彻底改变工作的内容和方式。从事生产性工作的人越来越少。如20年前,工厂的工人们穿着统一的制服,站在一条长长的操作台,产品在上面流过,工人用机械手往上添加零件。而如今,一两个工程师对着控制屏幕,封闭的厂房里机器在自动运作。全球人口越来越多,生产需要的人却越来越少,是不是游手好闲的人将会越来越多?或者并不会这样。1973-1995年,在美国全部就业人员的分布中,农业从业人员所占的比重从4%下降到3%,工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从33%下降到24%,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从63%上升到73%。科技革命创造了新的职业,如火车的发明必将要有相关的研发人员、驾驶员、维修人员等。另外,一些不适合社会需求的职业也在渐渐消亡,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千个职业退出了历史舞台。一本叫做《正在消失的职业》记载了100种职业的“死亡”,弹棉花、货郎、代写书信、磨刀人、说书、修钢笔、补锅、卖跌打药……它这样写道:本书写了100种职业,绝大多数与手艺有关。手艺一道,蕴涵着文明的累积和嬗递,它们在物品上所留下的痕迹,反过来为手艺塑造了不灭的形象。只是,这些手艺,在大机器年代却面临严峻的挑战,就更不用说在数字化生存时期的命运了。因此职业与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科技的发展,职业种类越来越多,分工趋于精细,职业间的差异不断加大,许多新兴职业应运而生。这些新兴职业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职业,如高新技术研究与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开发,网络设计与管理,计算机软件开发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职业, 如注册会计师、营销策划、广告策划、资产评估、商务代理等;随着一些边缘科学的开发而出现的职业,如生命科学研究、人口学研究、社会学研究、心理咨询、应用美学研究等;随着社会服务需求的扩大而出现的职业,如公益慈善事业管理、社区服务、家政服务、法律顾问、中介服务、环境设计与保护等; 为适应政治体制及其管理需要而出现的职业,如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等。总的说来,新时期职业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

(一)职业分工趋于精细。职业种类不断增加,分工趋于精细,不仅出现了很多新兴职业,而且职业分工由简单到精细。

(二)职业结构急速调整。新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化,职业结构随之发生变化,第一、第二产业中的职业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断增强,劳动者大量转向第三产业, 因而第三产业得到大

力发展,就业人口比例上升。

(三)职业的技术含量要求增加。在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工艺和管理手段日益现代化和高科技化, 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技术性工作将成为各行业的先导。

(四)职业对劳动者的素质技能要求综合化。由于未来职业的专业性、技术性和创造性等特点,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能力,要求其具有综合技能。

二、人的个性发展与职业生涯理论发展

    科技的发展推动了职业迅速发展,职业的种类越来越多,因此人们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就会遇到越来越多的疑惑,尤其年青人问题更多。因此,1908年,一个叫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的人为了帮助年轻人和成年人梳理这个日渐复杂的职业选择过程,在波士顿一个街道的一栋住宅楼里建了一个职业局。这项新计划指导求职者去审视他们自己的个性特点,调查当地的就业状况,然后选择可能的最佳机会。帕森斯的理论极为盛行,他的著作《选择一份职业》(choose a Vocation)为那些有志于在城市中发展事业的人们介绍了他的计划(Parsons 1909)。帕森斯的计划界定了明智的生涯选择三个步骤:1)对自身的兴趣、技能、价值观、目标、背景和资源进行认真的自我评估;2)针对学校、业余培训、就业和各种职业,考察所有可供选择的机会;3)鉴于前两个阶段所发掘的信息,仔细推断何为最佳选择。该理论后来被称为帕森斯的特质-因素论,主要阐述了如何去选择一个职业,也奠定了职业生涯理论的发展。

后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Holland做了大量研究,发现预测个人职业选择最有效的方法却是询问这个人自己想做什么,也就是职业兴趣。他将个性按职业归纳为六种类型。通过探索个人的兴趣来帮助别人进行职业定位。这也是典型的人职匹配理论——霍兰德的类型论。当求职者在选择职业时有了一定方法可以更合理选择合适的职业,但是进入新的职业后他们要面临适应新环境的问题。罗圭斯特与戴维斯1964年开始研究人适应工作的问题,首先他从探索如何帮助残障人士适应工作的研究开始的,探索了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提出人与工作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符合与否是互动的过程的产物,个人需求会变,工作的要求也会随时间或经济形势而调整,如个人能努力维持其与工作环境间符合一致的关系,则个人工作满意度愈高,在这个工作领域也愈能持久。

人的发展不仅要考虑个人职业发展的问题,还有个人的社会角色和责任等问题。舒伯Donald E.Super整合了发展心理学、差异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及职业社会学的长期研究结果,汇聚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1953年,在《美国心理学家》发表文章,提出生涯的概念。舒伯生涯发展理论的提出,打破了特质因素论一统天下的局面,是职业到生涯的标志。舒伯将其理论名为差异一发展一社会一现象的心理学differential-developmental-social-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 汲取了四大领域中有关生涯发展的精华,建构了完整的生涯发展理论,是现今生涯辅导重要的理论基础。

职业生涯规划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决策,而且往往决策会收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为此,克郎伯兹(John D. Krumblotz)于70年代末将社会学习理论引入生涯辅导。社会学习理论为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1970年代提出,以经典行为主义、强化理论和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提出个体的人格与行为特质主要受到其独特的学习经验所影响,这些学习经验包括个人在与环境事件的互动中,对受到正强化或负强化的事件结果的认知性分析。强调有四种因素影响到职业发展路径或决策:1)遗传与特殊能力;2)环境及重要事件;3)学习经验;4)任务取向的技能。

为了更好地解决职业生涯中的实际问题,90年代初期,辛普森,彼得森,利尔敦(Sampson,Peterson & Reardon)将信息加工取向引入生涯问题解决。理论认为,生涯选择源于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交互作用,它是一种相当复杂的问题解决活动。生涯成熟取决于个人生涯问题解决能力,而这一能力又取决于个人的知识和认知操作的有效性。生涯问题解决是一项记忆负担很重的任务,两个核心问题为信息加工金字塔模型和CASVE 循环。该理论通过提供促进记忆结构和认知技能发展的学习条件,改善来询者加工信息能力(问题解决技能与决策技能),确定来询者的知识状况及其所处的决策阶段,并提供相应的服务,教导来询者相关模式图,帮助来询者制定并落实行动计划。强调元认知在生涯问题解决中的作用,促进元认知的发展,帮助辨别消极想法发展自我控制。

 目前,新发展的理论有建构理论、叙事疗法。叙事疗法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它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透过叙事心理治疗,不仅在可以让当事人的心理得以成长,同时还可以让咨询师对自我的角色有重新的统整与反思。叙事疗法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现代心理治疗技术,具有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通过对以上生涯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得出,随着科技和经济发展,职业得到迅速发展,同时以心理学为基础的职业生涯理论也得到相应发展。职业生涯理论的发展主要强调了解自我,尊重个人的独特性,强调了解工作环境,兼顾现实性。强调人与环境的互动。因此职业生涯理论必须围绕人的发展,尊重个性要求,满足人的价值需求为核心,指导帮助人做好职业规划定位以及决策。

三、科技革命与职业生涯理论

科技革命的伟大成果从电灯、蒸汽机、电脑一直到互联网,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如果只看昨天和今天,只看去年和今年,很难发现技术进步对我们的工作有何影响。如果把镜头拉长三十年或者五十年,会发现科技革命彻底改变了工作的方方面面。技术进步使得生产效率、地理和心理距离、生产组织方式等发生变化,从而彻底改变工作的内容和方式。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工具的改进以及生产过程的社会化,使得社会分工越来越发达,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职业种类也越来越多。科技革命推动了职业迅猛发展,在新型职业环境下,如何让人们更好地找到职业幸福感,就必须有科学的职业生涯理论和工具帮助人们进行分析。因此职业生涯理论的发展和科技革命是分不开的,科技革命不断地推进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发展,不断地揭示人类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实现职业与人类个性发展和需求的和谐统一。

传统的职业生涯理论停留于理论研究层面,没有与实际相结合,应用性、实践性不强。没有给予个人心理变化以充分的重视,只局限于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 没有延伸到员工心理变化的层面。过分强调个人因素和外在环境,只将个体看作是被动反映的主体, 而没有注意到个体能动反映的一面。因此新的职业生涯理论研究,必须在科技发展形势下,应该充分考虑到组织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调适能力,并充分针对个体的价值需求进行探讨,从职业适配性、工作满意度、职业选择和决策、生活角色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0035-469418.html

上一篇:其实我是一个博主,我很有······
下一篇:非名校学生更加要想与做并肩
收藏 IP: 58.254.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2: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