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在高校里做一次问卷调查,就问一个问题:在大学里主要学什么?答卷肯定是多种多样、五花八门的。可以设想,多数人会回答:学习各自的专业知识。然而,这种回答是不全面的。最近,我读了法国当代教育家雅克•德洛尔(Jachques Dolors)的著述,联系上述问题,做了一些思考,形成一些想法,在此与大家进行切磋。
德洛尔力主实行终身教育,并主张终身教育应建立在如下四大支柱的基础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我认为,大学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一部分,也应以这四大支柱为基础。
学会认知
先来谈谈学会认知这一首要任务。
实际上,学会认知,主要是学会治学,或者说,学会做学问。当然,在大学里学认知的途径主要是:把掌握足够广泛的普通知识与深入研习少数学科(即专业学科)结合起来,决不是学一点专业知识就万事大吉了。
正如教育家罗朗•施瓦茨在《科学教育》中所说:“今天,一个真正受到全面培养的人需要有广泛的普通文化并有机会深入地学习研究少量的学科。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该促进这两个方面同时发展。”我以为,在大学里尤其应该如此。
具体说来,应该做哪几件事情呢?
——了解认知,首先应当掌握并运用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规律,力求事半功倍。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仍不能放松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培养,适当选定应“牢记”的内容。我认为,应该牢记的主要是方法而不是具体知识。爱因斯坦说过:“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蔡元培指出,用“点石成金”打比方,教师不应只是给学生送金子,而是应教导“点石成金”的方法。作为大学生,应自觉地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并学会科学方法。
——更重要的是,训练并提高思维能力。包括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思维过程,把演绎法和归纳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能较为纯熟地应用。我在以前的博文里提到过,我和我的同年级大学同学一致认为,在复旦数学系我们主要学到了正确地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一辈子受用不尽。对于理工科学生,特别应该学会简化问题,进行建模的本事。
因此,在大学里把视线集中于获得专业知识而不顾其它,是一种错误倾向,这个问题不解决,一定会影响我国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
学会做事
在大学里,不仅应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应对各类具体情况的能力,也就是说,应该边干边学,学用结合。大家都有体会,一切知识,只有具体地应用过了,才能更为牢固地掌握。
当今大学把注意力集中于考试、分数,而不强调实际能力的训练,因此培养了一批只会死记硬背的书呆子。其表现形式是不重视实践环节,即使到了研究生阶段,也只是关注学位课程的修学和应付差使式的、依葫芦画瓢式的论文写作,并未着重培养学生的运用实际知识的能力。
我上的是五年制大学。到三年级,就开始参加系里的科研活动,参加老师组织的讨论班,开始具体的文献调研和综述,并动手写小论文;而花在毕业论文的时间则有一年有余,扎扎实实地锻炼了自己运用知识的能力。看看现在,大学生投入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时间不足半年,而且不少学生为了找工作而心有旁骛,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不少是敷衍塞责、蒙混过关,这样下去,如何得了!
因此,在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阶段,获取真正知识的途径应该是学习和工作交替进行。
学会合作
社会发展到今天,任何人要有所作为,都不可能单打独斗,在大学里就应该培养自己与群体共同生活,协作攻关。其途径是,本着尊重事物的多元性的特点,相互了解、相互支撑,了解别人的价值观和长处,学会必要的公关手段。
最近有博友对我说,自己在研习中有了问题,不知道该向谁请教,跟谁讨论。这反映了我们的团结协作的日常教育出现了“缺口”。
因此,在大学里就应该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和合作。
学会生存
我们应该在人生历程中不断完善、发展自己的人格,不断增强自主性、判断力和责任感,培养自己应对挫折的能力。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就应学学习在复杂环境下,攻难关,求生存的能力。
除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自制力、理解力、记忆力、体力、鉴赏力,还应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和战胜危机的能力。
我接触的一些新一代大学生、研究生中,有些人显得有点脆弱,顺利时还好,一遇到困难就容易消沉,甚至沮丧到一蹶不振。
所以,在大学里,作为成年人,要努力学习在困难条件下生存并前进的能力。
以上仅为我个人的一些学习体会。愿与朋友们就此进行深入的自由讨论。
本文参考资料:
雅克•德洛尔,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译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第76~88页
写于2011年5月9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