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蓝建中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1-4-30 11:39:04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 ||||
日本政府4月29日说,从茨城县近海超过200米深处海水中检测出微量放射性碘和铯,这也是日本首次从水深超过200米的深海中检测出放射性物质。而一项根据科学调查船进行的海底调查则发现,3月11日大地震后,震中附近的海底隆起约7米。
据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的消息,本月25日,有关人员从距茨城县和千叶县20公里至40公里不等的5个地点分别采集了表层、中层和深层水样本,采集深度介于10米到582米之间。检测发现3个地点的海水样本含放射性物质,其中放射性碘最大活度达到每升6贝克勒尔,放射性铯最大活度达到每升12.6贝克勒尔,不过都小于法定限度。
此前,文部科学省仅从不到200米深处采集的海水样本中检测出放射性物质。最新检测结果表明,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污染正在扩大。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当天则表示,根据3月下旬“海岭”号深海调查船进行的海底调查发现,东日本大地震震中附近的海底朝东南方向移动约50米,并隆起约7米。
关于大地震后海底地形的变化有不同说法。此前,日本海上保安厅根据全球定位系统等的观测数据分析认为,震中附近海底隆起约3米;而日本东北大学根据水压计等的观测数据分析认为,震中附近海底隆起4至5米。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调查得出的数据更大,再次表明3月11日大地震及海啸规模巨大。
东京电力公司29日还公布了福岛第一核电站4号机组乏燃料水池内部情况照片。照片是28日正午时分利用混凝土泵车机械臂,将摄像机短时间探入乏燃料水池水中拍摄的,可以看到燃料浸在水中。东京电力公司说:“虽然有瓦砾落到乏燃料水池内,但是没有发现燃料出现重大损坏。”
关于正在进行中的1号机组反应堆“水棺”作业,东京电力公司当天将注水量从27日的每小时10吨恢复至原先的每小时6吨,并利用两台遥控机器人进入1号机组反应堆所在建筑一层进行了实地调查,没有发现地上有积水,也没有发现安全壳漏水,这表明旨在冷却反应堆燃料的“水棺”作业可继续进行。
东京电力公司当天没有转移2号机组涡轮机房和外侧竖井内的高放射性污水,但计划30日将水泵由一台增加到两台,把污水转移能力提高1倍。预计到5月中旬将转移约1万吨污染水。日本有关方面27日曾介绍,包括1至4号机组涡轮机房地下室等处的积水,需要处理的污水达8.75万吨。
|
作者:蓝建中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1-4-20 9:27:09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 ||||
日本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宫城县牡鹿半岛以外约175公里的海床在日本大地震后向东南方向移动了约30米。这一发现刷新了此前由日本海上保安厅宣布的震后海床移动24米的“最大地壳变动”数值。
日本东北大学地震和喷火预知研究观测中心4月18日宣布了这一研究结果。该中心观测的是靠近日本海沟的深约3200米的海底地壳。东北大学为了调查长期的地壳变动,在这里设置了观测仪器。研究人员利用全球定位系统,从准确定位的船上发出声波进行测定,并与2010年11月的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此处地壳在水平方向出现了约30米的变动,而垂直方向则有4至5米的隆起。
此前海上保安厅曾宣布,在牡鹿半岛外侧约130公里海床出现了约24米的移动,其观测地点是更靠近陆地的深约1700米的海底,对照两组观测结果可以发现,此次地壳变动有随着海底深度而增加的倾向。
研究人员指出,“海底(地壳)的移动幅度超乎想象,正是由于断层的滑动如此之大才导致了巨大的海啸。” |
作者:蓝建中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1-4-7 9:58:06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 ||||
日本海上保安厅4月6日说,东日本大地震震源地附近的海床随着地震向东南方向移动约24米,且隆起约3米。这是日本国内观测史上最大的海底地壳变动记录。
东日本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牡鹿半岛东南约130公里的海底。此前,日本国土地理院已宣布,牡鹿半岛向东南方向移动约5.3米,而海床移动距离是这一数字的4倍以上。
海上保安厅说,日本东北地区近海太平洋海底设置了16处“海底基准点”,在其中的3处观测到地壳变动。海上保安厅在这一海域的观测始于2007年。
海上保安厅海洋研究室主任研究官佐藤真理子说,将海床变动的数据与陆地变动的数据相结合有助于了解相关断层的位置。
相关专题:日本大地震
|
日本究竟向东南【漂移】了多少距离?
土鳖 于2011-03-11 日本大地震当天曾判断,海啸可能为海底滑坡所致。
根据地质构造推理,只有水下正断层才有可能导致海啸,日本地震是由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下方俯冲所致,造成地震的是逆断层,而不是正断层,故只有日本远岸处的陡坡地体向日本海沟滑坠,方可导致大海啸的发生。
上面几篇新闻报道的日本海底实测结果,从侧面可作为辅助证据。
扩展阅读
日本大地震8.8级并引发巨大海啸 海啸可能为海底陡坡滑塌所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4: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