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ji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yjin 研究领域:分子病毒学与分子肿瘤学

博文

晒一晒生物医学牛人的H指数

已有 16746 次阅读 2011-4-3 01:3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中国、亚洲及部分欧洲国家至今仍然十分看重科学工作者所发表的SCI论文数,并常常将登载论文的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作为评价学者的重要指标。某些中国学者甚至喜欢将自己发表过论文的期刊的影响因子相加以作为炫耀自己学术成就的标志,听起来让人觉得怪怪的。很多论者都已指出这种崇拜影响因子的做法的由头及其荒谬性与局限性。事实上,很多人可能对影响因子是如何计算的并不感兴趣,却已糊糊涂涂地加入了对影响因子的崇拜,成为一切以影响因子为先的推波助澜者。影响因子只是该年内对某杂志前两年所发表论文的平均引用次数,可以大致反映该杂志所发表论文的档次。以杂志的影响因子来评价人,连负责统计影响因子的商户的代表也承认是用错了地方。近年提出以个人发表论文的引用率为基础计算出来的H指数(H index)来评价和比较科学家,尽管仍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至少要比影响因子靠谱得多。

 

某学者H指数为a是指他所发表的论文有a篇被引用a次。这个指数既反映该学者发表论文数目的多少,也显示其论文的引用率。有研究表明H指数达到一定值与美国大学晋升教授甚至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的机会有一定的相关性,可用作参考或预测。这个指数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因此对年青学者是不大适用的。此外,与所有评价学者的量化指标一样,它也有很多的缺陷。我始终认为,人是活的指标是死的,采用任何量化指标来衡量一位学者的成就都很难恰如其分,因此这些指标都代替不了真正意义上的同行评价。然而在实际操作层面,以H指数作为参考还是有一定价值和意义的。目前ISIScopus网站 (www.scopus.com)都可以计算学者的H指数。

 

最近有外国学者按ISI数据作出统计,美国25所研究型大学的12位学者型校长的平均H指数为30,而20052009Laskar医学奖得主的平均H指数为692005年新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平均H指数为47 (物理及天文学)57 (生物学与医学)。也有学者在20072008年分别将《逆转录病毒学》(Retrovirology)杂志编委的H指数按Scopus的计算列出来晒了一下,其中的美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央研究院院士的H指数分别为4143,而其他编委则在1039不等。本人2011H指数为31,居于中上游。由此可见,在欧美以致香港取得终身教职或在特定领域具有一定学术地位的学者,其H指数基本上都在10之上。

 

回过头看看我国生物医学方面的大牛,北大清华两位海归领袖的H指数按Scopus计算分别为3251,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的H指数为60,但10位地位崇高并且仍然积极从事科研工作的两院院士的平均H指数则为13.6 (最高30为新任医科院副院长而最低只有3)

 

虽然上述H指数并没有直接的可比性,但至少可以作为参考。H指数的差别至少可以说明,中国生物医学科研的无论实际水平或国际化程度与美国仍有很远的距离。即使中国两院院士,在论文水平方面可能还达不到欧美一般教授的水平。他们实在没有什么好炫耀的,更没有任何道理成为中国学者中高人一等并占尽各种资源的特权阶层。

 

 

参考文献

http://www.pnas.org/content/104/49/19193.full

http://www.retrovirology.com/content/5/1/106

http://www.retrovirology.com/content/4/1/4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6627-429204.html

上一篇:美国如何界定学术不端
下一篇:一颗科技明星的急速陨落
收藏 IP: 202.189.96.*| 热度|

21 梁建华 曾庆平 刘全慧 武夷山 张珍 高建国 杨远帆 赵凤光 何红伟 牛登科 朱志敏 赵福垚 肖重发 曾纪晴 吕小荣 孙学军 张其威 hangzhou WC101 kexuegzz agreatboy

发表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