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年前还在美国工作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写综述引用了我1997年发表在国际杂志上的论文,但综述的作者并没有在相关领域内做过工作。当时就有点怪怪的感觉,估计作者是要炒高自己发表论文的数目。以后因缘际会认识了这位逐渐成名的人士,并见证了一颗科技明星从升起到急速陨落的过程。
应该承认,这位明星是很聪明、很用功、很有能量和很会钻营的,专业上也是动了脑筋想了些问题的。几年间他竟已几乎具备了成为明星科学家的所有条件,并从助理教授晋升为教授。他的英文很好,既能说又会写。他在全世界引用率最高的SCI杂志上发表过论著,并在其他几本影响因子在双位数的杂志先后发表过好几篇文章。如果按照影响因子至上的原则,他还真算出类拔萃。听说前几年他责问评选小组为何不给他奖项时,态度还是很嚣张的。他的社交手段很了得,无论国家领导、政府官员、社会贤达、国内外专家,不少他都说得上话。他很注意向社会推销自己,见报率很高。当选十大杰青,出任国际杂志编委,主持国际会议,得到973支持,全是他成功的显赫标志。虽然我对此君的作为从一开始就有一点看不惯,但他对我还算是比较尊重的。礼尚往来我对他当然也要基本过得去,而说白了就是敬而远之。
和几位比较说得来的教授私下交谈过,毫无例外我们都并不稀罕他发表的那些“大”文章。他并没有自己的实验室,却能加上一大串名字后发表有鼻子有眼的实验数据,对此我们一致认为不可接受,甚至当面开他的玩笑。天下哪有不劳而获的事,这些数据的可信度我们早就打上几个大问号。只是不了解实际情况,所以也不便发表意见。有一次我由于职责的关系需要评审他下属的一位助理教授,所以认真地读了他们的论文。结果发现,他们的论文发表后没有多久,台湾一位国际顶级学者就在同一杂志发表社论对他们的工作提出客气的批评,并总结说目前不能下任何结论。我分析后认为,他们的论文虽然发表,但因为结论靠不住,和没有发表也没有什么分别。可惜他们发表论文的杂志太显赫,领导还是认为人才难得,而我十分尊敬的另一位学者也支持聘任,所以我发表意见后也就没有坚持。
从专业上看,这位明星在大杂志上发表论文的秘诀就是利用临床病例的不可重复性以及我国特殊疾病的资源优势,选定热门题目,预先设定结论,然后按图索骥,东拼西凑一些实验结果而写成论文。论文投稿后,由于此君很能结交国际朋友,要找到几个能够帮忙的审稿人还是不太难的。特别是一些标新立异似是而非的结果,往往只有极少数几位学者才是可以分清是非的明白人。他们要么保持缄默,要么也是在一而再再而三的情况下才客气地提出异议。基于临床标本的不可重复性,几乎没有人可以完全推翻他们的错误结论。事实上,文献中也常常充斥了这种垃圾论文,即使在最好的杂志也不例外。此外,他们的部分论文也不是完全错误。有时候他们是根据领域内的主流意见,再以我国特有的病例资源来提出“支持”;有时候他们是根据少数标本的结果,然后随意推而广之。虽然其病例资料有很大的水分,但审稿人是很难判断出来的。由于尝到了甜头,此君变本加厉,终于弄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常言道,常在河边走,焉能不湿鞋?多行不义必自毙。其实我们早就预言他总有一天是会出问题的,这也是我们尽量不做他的共同作者的原因。
最后这颗璀璨明星的陨落也是颇具戏剧性的。有“被作者”的同事认真阅读已上网的论文,赫然发现即使将全院甚至全区所有病例列入,数目也比他们所发表的数目要少,因此作出正式投诉。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我们不了解内情的人无论如何是掌握不到有关数目的。尽管明星作了辩解,并说明他们如何采用统计学方法将样本数放大,但他们的辩解最终并没有得到由校长任命并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审查小组的认同。根据调查结果,小组认定他们采用了不被认可的分析方法,因此要求其向杂志提出撤稿。明星门下的助理教授以及明星本人先后“被辞职”。事实就是事实,无论何人批示,无论任何将之政治化的企图,最终都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这一悲剧性的结局。一颗科技明星就这样急速陨落,来得快去得更快。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1: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