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锋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feng 希望理解鸟怎么一起飞,鱼怎么一起游;希望和身边的人分享科学的乐趣。

博文

大人物的文章和小孩子的文章

已有 4872 次阅读 2011-3-27 15:41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fitness, Wilson, inclusive, 小学生文章

      最近一期的Nature杂志上刊登了一个系列(大概56篇)文章,讨论生物群体的inclusive fitness theory(或者叫kin selection theory)。首先是美国 Harvard 大学的三位科学家M. Nowak, C. Tarnita E. O. Wilson 发文置疑了生物学进化论领域内的一个重要理inclusive fitness theory。这个理论是由英国生物学家W. D. Hamilton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了解释在一些动物群体,比如蚂蚁,蜜蜂,可能还包括生活在地下的无毛鼹鼠,内个体成员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而忠诚合作。为什么在这些群体内,很多个体宁愿自己不生育,不保留下自己的基因而去保护自己的姐妹的基因? 这个理论给出的解释大致是因为自己姐妹所包含了与自己足够相似的基因,因而值得付出自己不育的代价去保护姐妹,这个理论还专门有一个数学公式来衡量这种付出与收获的平衡关系。英国生物学家J.B.S. Haldane曾经说过这样一个例子来解释这个理论:“我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救出2个兄弟和8个堂兄。”这个理论提出后,一直以来被视为对达尔文进化论的一个补充。现在Wilson虽然已经是世界上蚂蚁研究的权威,这篇文章还是遭到了生物学家的普遍反击。因为我对生物群体,生物社会一直很感兴趣,看到这场争论时让我很是兴奋。我准备下个星期读一读这些文章,再写一些关于这些文章的介绍。

 

说到这些大人物写的文章,让我想起了最近在网上、电视上吵得沸沸扬扬的英国小学生发表在《biology letters》上(2011  V 7  P168)上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关于一种英国bumble bee认知行为的研究,这个实验是让这种bee在画着不同颜色,有着一定的空间结构的格子上提供糖水,让这种bee觅食。其实验的目的是看这种bumble bee是否具有识别颜色、空间模式的能力。我读了一下这篇文章,对其实验的内容倒没有太大的兴趣,倒是第一次见识了小孩子的英文科学写作。这篇文章是以小孩子的口吻写得,所以在文章的abstract部分做长段关于科学意义的讨论,在行文中有出现了诸如:once upon a time, coolfun等词语。很是有趣的英文。这篇文章另外一个大的特点是没有参考文献,这个当然可以理解,你不能指望小学生去读那些又臭又长的专业文章。这个倒让我想起了Einstein1905年的时候发表的文章,印象中好像也没有引文(或者一篇),这个与现在大部分科学文章(包括我写的)动辄几十篇甚至上百篇的引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似乎这又是一个伟人保持了童心的验证。不过不谈这两个极端的例子,确实是越是创新性的文章,后面的引文就越少,比如Bak先生在1987年发表的关于提出自组织临界行思想的文章,后面引文我记得很少。

 

目前我也在写我的动物群体行为研究的第一篇英文文章,个中滋味只能是自己慢慢品尝了。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动物群体行为新的机制,这个新机制与现在流行的旧机制的不同主要是个体间的相互作用。提出这种新相互作用的原因有两点:1这种相互作用已经被实验证实广泛的存在于动物群体中了,只是生物学家还只是用它来研究所谓的动物群体决策,现在被我用来研究动物的群体行为。计算机模拟显示出这种新的相互作用也可以产生出自然界中动物的群体行为的模式。2,这种相互作用可以写成解析公式的形式,因而给动物群体的研究带来一个新的机会。不再只是用计算机模拟,而可以用解析的数学来研究动物群体行为。我目前与西班牙的一个物理学家的合作,研究了怎么用这个新的相互作用来考虑信息在群体中的传递规律,已经有了初步的结果。我自己对这项研究挺满意的,它将是我下一步研究动物群体中信息传递规律的基础,希望这份工作能得到生物学家的重视。

 

每天晚上回家后,独自一人,形影相吊,所以常常在网上瞎逛。前几天浏览youtube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一个UCLA的白人女孩指责亚裔学生在图书馆里面大声打手机,她也对亚裔学生的父母常在周末帮助他们做饭、洗衣表示不屑。想不到这个视频在youtube上播出后,很快演变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种族歧视的事件。首先是立马有了几十个的视频跟帖,大部分是亚裔学生吧,指责这个白人女孩的无知与无礼。有些视频很有创意,比如有两个亚裔的学生专门根据白人女孩的无礼的指责演出了一个生活小品。可惜在国内不能访问youtube,看不到这个精彩的故事了。说实话,我很为这些跟帖反驳的亚裔学生叫好。老实承认,在刚刚看到这个白人女孩的指责时,我更多的想到是自我检讨。接下来的几天内,我几乎看了所有跟贴的视频(也顺便练习英语),我发觉这些亚裔的学生是对的,这件事情的重点是这个白人女孩的种族主义倾向,首先她对亚裔生活方式的指责就是种族歧视的表现,其次,在图书馆打电话你可以指责个人,但不应该在网络上公开的指责一个群体。也许,我的意识的深处还存在着“青天老爷为我作主”或是“他是人民的大救星”情节,不能挺身而出保护自己的权利。而在西方世界,如果你自己权利自己不争取,没人会care你,也没有组织上会替你解决问题,在温室里长大的小草和在风吹雨打中长大的小草是不同的。

 

今天早上喝完咖啡后出店门的时候,因为过道太窄,所以屁股碰到了另一个女孩的屁股。这一瞬间的感觉可能就像阿Q当时摸了一下小尼姑的脸的感觉,哎!幸好还不到一个月就可以回家了。提醒一下要做访问学者的哥们,虽然时间只有一年(当时我居然主动向留学基金委申请两年的时间),但是不管生理上还是心里上都会是一个大的考验。所以,除非是像当年Boer在丹麦建立的研究所,否则真的应该好好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27 March 27   于悉尼大学生物学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547-426851.html

上一篇:地震不可预测与自组织临界性思想
下一篇:卖弄大名词的“专家”
收藏 IP: 121.44.5.*| 热度|

6 武京治 武夷山 杨芳 赫英 杨月琴 党晓栋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8: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