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乃基
申报“申报学”。本视为如同游戏,仅发一篇博文耳。因用了一份标准的格式,写着写着,却发现似乎真的可以做成学问,渐渐严肃起来。于是行文即处于谐庄之间。网友或觉有趣,可一笑了之,或觉可行,望添油加醋,添砖加瓦。这样的课题,会批吗?谁来批?
二、课题论证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2.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3.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限4000字以内。
1.研究现状和意义:
①研究现状
据悉,国内外尚未见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②意义
360行,行行要申报。
在“行”中,则有:申报课题,申报奖项,申报职称,申报课程,申报各种头衔、名号,申报基金,申报硕士、博士点……,如恒河沙数不可胜数,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博主孤陋寡闻,请各位补充,力求一网打尽。
其中的每一项,又有层次高下和各种名目,前者如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还有横向;后者如333工程、国家名师、长江学者、梯队、引进人才、领军人物;凡此种种,举不胜举。
这些“申报”,又互相套叠,其关系之复杂,远非俄罗斯套娃所能相比:层层叠叠,纵横交错。有道是,有了课题;方能成为种种“学者”,而有了头衔,有望申报课题。
有必要对形形色色的课题来一番梳理:类别、级别,厘清彼此间的关系,如“先修”申报(如先修课程)之类,以绘制申报“路线图”
每一项申报,具有各自一整套特殊的路径、程序:如设计指南、构思申报书、单位审核、筛选、通信评审、更小范围的评审,如此等等。大多数申报者名落孙山,不知“差”在什么环节。打听评审者名单,然后“跑”课题。由于大部分权限和专家都在北京,于是众多申报者蜂拥而至,吃住,特别是送礼,为首都的“首堵”和GDP都做出了贡献。申报成功,其经验却也不便外传。这样,无论成败,知识得不到积累,上升不到理论,也难以共享,这就构成了极大的浪费。申报学即填补这一空白。
无疑,每一项申报都包含了创新,但是现在看来有必要在源头上,在涉及所有申报者的环节上创新,也就是对于“申报”本身的创新,开创中国特色的申报学。
平心而论,世界各国,即使美国,同样有申报。于是,该项目就具有国际影响,可以将中国特色的申报学“蔚然成风,推向全球去”。
2.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①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
首先,阐明申报的意义。申报,于己,是以往成果的里程碑;申报,是继续前行的动力;申报,可以占领该领域的高地;申报,可以获得更多资源。于国,围绕申报,可以建构庞大产业链和利益链,有助于形成忙忙碌碌红红火火的气氛,直接拉动GDP及社会和谐。
其次,对申报进行历史(主要是中国)和比较(主要是中美)分析。
第三,申报分类,构建申报的谱系。
第四,申报流程图
第五,申报诸要素及其结构
第六,影响申报的外部因素
第七,案例分析
②方法
由下而上,对各类申报进行比较、分类、归纳。
系统分析,申报是一项系统工程。申报内部的要素、流程,以及外部影响。
由上而下,将抽象研究与案例探讨相结合。
③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对申报的类别、内外因素和程序的分析。
难点在于获得具体和细节的资料。
④主要观点
a. 申报,是社会中公共知识(观念形态与物质形态)的生产和认定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也是对申报人努力的认定。在此意义上,如果说知识是知识社会的“中轴”,那么申报也就是知识社会运作的“中轴”。有必要在这样的高度来理解和认识申报。
b. 申报分类,在时间上可以区分为对既有的肯定和对未来的期望,在对象上可以是人(个人/集体)和知识(观念/实物);等等。
c. 申报的要素及其关系:设定者,授予者,组织者,被授予者,评审者,其他参与者,程序,奖项,等等。
d. 申报产业链及其构成:同一项申报的流程(上下游价值链)和不同项申报之间的产业链
e. 影响申报的外部因素:政府等权力部门,学派或共同体及其范式,媒体。
⑤创新之处
a. 在知识社会的视角理解申报。
b. 对申报类型的细致梳理
c. 提出申报的系统、要素、结构和功能
d. 提出申报产业链
e. 综合分析申报的外部因素
f. 提出申报路线图
3.课题负责人与所申请项目相关的前期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
近年来在《哲学研究》等核心刊物发表涉及知识社会的论文30余篇,1/3以上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
三、完成项目研究的基础和保证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前期相关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等科研条件。
课题负责人年复一年长期申报,屡战屡败,而又屡败屡战,鲜有成功者。携多年之积怨,愤而申报“申报学”。
曾完成的重要研究课题、成果获奖情况、与课题有关成果被引用其情况、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等科研条件:略
四、经费概算 略
上载之前又看一遍。似乎仅仅是玩笑,再看感到还有可取之处,复看又感到不会获批,批了也没法做。
纠结……,大概也只能如此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