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就文理分科向教育部提个建议 精选

已有 8030 次阅读 2008-9-29 19:09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文理分科

就文理分科向教育部提个建议

 

当今中国教育体制下,从高中起,就实施文、理分科学习,如此导致中国学科体系中文、理两个系统天各一方,无法实现中国大知识系统在文、理互动中发展,同时更导致中国人才因从文不懂理、从理不知文而普遍成为“畸形人才”——实际上就是“残疾人才”。大量培养“残疾人才”,是当今中国教育最大的缺陷。这种局面,亟待改变。

 

如今中国大学中,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类学生中,研究生比例越来越高,特别是硕士研究生几乎被纳入了普教对象范畴。在研究生教育发展到今天这样近乎普教的程度,文、理分科的学习,完全可以到大学阶段再行实施。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这一国策要求我国的学校教育必须为国家科学发展事业服务,具体地说,也就是我国学校培养人才的教育活动,应当服务于这些人才未来从事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从科学发展史来看,十九世纪以前的近代科学是分门别类地进行相对静止而孤立的研究,这种研究主要是“收集材料”。到了十九世纪上半叶,科学发展开始由“收集材料”进入到“整理材料”的阶段。所谓“整理材料”,就是对以往分门别类地收集起来的材料进行综合性研究。这标志着近代科学向现代科学的转变。

 

近代科学与现代科学的区别主要就在于:近代科学是偏于分析的学问,现代科学则是分析与综合相互统一的学问,因其如此,近代科学的思维方式是静止、孤立从而自我封闭的机械思维、形而上学思维,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则是动态、联系从而自我开放的系统思维、辩证思维。

 

上世纪四十年代先后创立并获得迅猛发展的所谓“SCI论”( 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以及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陆续确立并获得极快进展的“DSC论”( 突变论、协同论和耗散结构论),其实都是基于对以开放性系统思维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科学思维方式进行理论概括与总结的现代科学方法论。这些科学方法论是对自古希腊以来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辩证哲学思维的批判性继承和革命性发展,是现代辩证科学思维的理论表现形式。它们各从其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现代科学发展的实然状态。如果把它们综合起来,当作一个整体来加以理解,则可以认为,它们所反映的恰恰就是现代科学发展的这样一种实然状态与必然趋势:作为一个系统的科学,它具有如此辩证性的特点:目的性与盲目性的统一,有序性与无序性(混沌性)的统一,渐变性与突变性(飞跃性)的统一,平衡性(稳定性)与非平衡性(变动性)的统一,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互渗性、互融性)的统一,如此等等。所有这些特点,都是也仅仅是在一个开放系统中才是可能具有的。由此可以认为,现代科学的开放性乃是其辩证性的集中体现,这是现代科学的根本特性。

 

现代科学所具有的开放性这一根本特性,决定了在现代科学领域从事具体研究的学者决不能自我封闭,禁锢在自己的研究领地里,从事小农般“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式的孤立研究和“坐井观天”式的片面研究,而是应当也必须自我开放,积极开展跨知识领域或跨研究领域的认知交往,在此基础上进行独立的综合研究或主体际的合作研究。而无论是综合研究还是合作研究,都需要研究者具有跨学科的综合知识背景。

 

然而,在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下,一个学生从高中开始就置文科或理科不顾而偏科于理或文的片面性学习,这样,他所具有的跨学科的综合知识,充其量也就是初中水平上的综合知识,如此低水平的综合知识,使他根本无法在未来的科研活动中进行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要进行高水平、高质量的科学研究,至少也应该具有大学层次的跨学科的综合知识背景。这也就是说,从事文科研究者至少要懂得(不必精通)大学程度的数、理、化;从事理科研究者至少要懂得(不必精通)大学程度的文、史、哲。唯有如此文理兼综的复合型人才,才可能进行高水平、高质量的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为此,特向教育部郑重提出如下建议:

 

中国学生文理分科的专业性学习,应当在他们进入大学并且至少经过两年的数、理、化与文、史、哲并重的通识性学习之后再行实施,亦即可以从大学三年级起再让学生进行文理分科的专业性学习。

  



建言《教育规划纲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6-40909.html

上一篇:“大师”者“大肆媚俗之师”也
下一篇:秋心
收藏 IP: .*| 热度|

7 李侠 徐磊 廖永岩 刘玉平 王涛 俞立平 cgy

发表评论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0: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