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2010年拉尼娜事件预测正在得到证实

已有 4428 次阅读 2010-12-30 06:57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拉尼娜, 低温暴雪, 拉马德雷

2010年拉尼娜事件预测正在得到证实

                                                             杨学祥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20105月,持续近一年的厄尔尼诺事件结束,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迅速向走低,7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如今已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此次拉尼娜在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12月前21天的监测结果表明,拉尼娜事件正处于成熟期,海温低于常年同期1.6,其峰值还在继续加强。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任福民告诉记者:“历史上最强的拉尼娜事件成熟期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平均低于常年同期1.8,超过1.6的仅有三次,此次拉尼娜事件成熟期强度较强,预计至少持续到2011年春季[1]。”

 

我们在201047指出,每年49-728110天)及1118-12366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季节性的厄尔尼诺现象就发生在每年1225日圣诞节附近;125-4772天)及730-116109天)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一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20096月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在125-4772天)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没有消失,表明其能量没有释放完毕,还有继续发展的可能[2]

 

继续监测表明,直至422,赤道太平洋海表温度一直处于增温阶段,但是,到53赤道中太平洋海温开始下降,56持续下降,510迅速下降。

 

根据2010429513海温异常(矩平)对比,表明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面温度持续下降。据澳大利亚气象局512表示,太平洋地区的厄尔尼诺现象已经结束,一些关键指标目前预示冬季晚期以及春季可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在北半球是夏季晚期及秋季)。

            

夏至附近的地球自转条件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实际上,厄尔尼诺的消失表明其持续能量已完全释放;秋分附近的地球自转条件有利于拉尼娜发展。预计9月可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

 

今年日食-厄尔尼诺-拉尼娜系数为-1,发生拉尼娜事件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由于处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现象得到加强,因而有出现拉尼娜事件的可能性。拉尼娜事件往往伴随严重低温冻害、强沙尘暴、强台风、异常旱涝等自然灾害,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交替转换期间,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20-40厘米,形成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容易引发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的频繁地震和火山活动。20099月至20104月全球强震频发,与厄尔尼诺的高潮和消失相关。

 

我在20105月指出,有气象专家认为,2009-2010年的“假厄尔尼诺”导致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如果2010-2011年“真拉尼娜”发生,2009-2010年的低温暴雪灾害有可能重演,要认真监测,及时预防[2]

 

201012月欧美暴雪验证了这一预测。

 

2010年拉尼娜事件的预测也正在得到证实。

 

参考文献

 

1.  揭开“小女孩”拉尼娜的神秘面纱。来源:中国气象报社。20101229 15:06:00 中国气象局。http://www.cma.gov.cn/qxkp/kpwz/201012/t20101229_83924.htm

2.  杨学祥. 关注2010年下半年拉尼娜现象的可能发展. 发表于 2010-5-14 7:22:29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4098

 

附件:

 

揭开“小女孩”拉尼娜的神秘面纱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 20101229 15:06:00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于20107月迅速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于11月达到拉尼娜事件的标准。为何会出现拉尼娜?会对全球气候带来哪些影响?

  

  中国气象报记者孙楠 通讯员高霞   

小女孩迅速降临——11月形成拉尼娜事件

  秘鲁是南美洲西北部国家,位于太平洋东海岸的赤道南侧,富饶美丽的海洋是沿岸居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他们成群结队地驾着小船出海捕鱼。今年此时,越来越多的营养物质从海底上翻,鱼儿各个吃得圆润。渔民年年岁岁的经验告诉他们,顽皮的“小女孩”来了!

  “小女孩”是人们对拉尼娜的亲切称呼,她又被叫做“圣女”,即反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发生在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当这片东西长上万公里,南北宽上千公里的海域,气温低出常年平均值0.5时,即进入拉尼娜状态,持续6个月以上便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20105月,持续近一年的厄尔尼诺事件结束,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迅速向走低,7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如今已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

  从1951年至今,共发生过12次拉尼娜事件(不含此次),此次拉尼娜在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12月前21天的监测结果表明,拉尼娜事件正处于成熟期,海温低于常年同期1.6,其峰值还在继续加强。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任福民告诉记者:“历史上最强的拉尼娜事件成熟期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平均低于常年同期1.8,超过1.6的仅有三次,此次拉尼娜事件成熟期强度较强,预计至少持续到2011年春季。”

  

  信风中的好朋友——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相随而来

  人们不禁疑惑,为何会出现大范围的海温变化?

  赤道附近盛行信风,海水表面受信风影响,自东向西流动。信风的存在使得赤道东太平洋地区大量暖水被吹向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因此西边相较东边海域明显偏暖,并且,海面高度呈现西高东低的趋势。

  任福民解释说,当信风加强时,中东太平洋的暖水更多地被吹向西边,赤道西太平洋变得更暖。同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较冷的海水上翻现象更加剧烈,导致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偏低,“小女孩”拉尼娜乘风而来。

  世间的事物总是成双成对出现,有了暖就会有冷。当信风减弱时,没有足够强的支撑力推动海水由东向西运动,赤道西太平洋温度会降低,东边温度会升高,即“小男孩”厄尔尼诺。

  他们就像一对相亲相爱又性格迥异的兄妹,既充分展示着各自完全不同的个性,又相互依赖而生存。一次厄尔尼诺还在赤道中、东太平洋轰轰烈烈的显示着他的巨大威力时,另一次拉尼娜却已经悄无声息地开始孕育。

  任福民说:“拉尼娜与厄尔尼诺循环波动是正常的自然现象,海温呈现波浪曲线,平均每二至七年完成一次交替。”

  

  顽皮的“小女孩”——拉尼娜影响具有全球性

  正如顽皮的小女孩儿一样,拉尼娜的出现,会给我们的自然界带来不小的麻烦,极端天气事件更容易发生。

  通常情况下,赤道中东太平洋持续偏冷,对流区的西移使得东太平洋降水大大减少;而西太平一带温度相对较高,西边的大气吸收了海洋的热量和水汽,变得活跃起来,空气又湿又暖向上抬升,水汽凝结致雨,直接导致这一代降水增多。

  “南美沿岸国家因此少雨,出现干旱,而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则异常多雨。”任福民说。

  海温直接影响大气,大气环流不仅使其周围地区受到影响,而且还会波及到非常遥远的地区。拉尼娜虽然发生在距离我国遥远的中、东太平洋,但她通过大气环流的遥相关成为影响中国气候异常的一个强信号。

  “小女孩”的到来,通常有利于冬季风偏强,使得我国冬季偏冷。1951年以来发生的12次拉尼娜事件中,有9次我国出现了冷冬。2007年年末2008年年初,我国经历了大范围的雨雪冰冻天气,航班延误、公路瘫痪,大范围的雨雪阻碍了过年回家的人流,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任福民告诉记者,鉴于拉尼娜和厄尔尼诺对全球气候产生的巨大影响,他们已经成为气候预测的重要因子,作为短期气候预测的一项重要依据。“但气候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错综复杂的,常常是各种气候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不能断言拉尼娜的发生一定会使某个地区的气候发生某种特定的异常。”

  

  拉尼娜发威雨雪齐降——但大气环流形式与2008年不同

  “小女孩”拉尼娜已经持续6个月,对今年气候带来了不可小觑的影响。

  任福民说:“由于拉尼娜的影响,今年10月海南出现持续暴雨。”“小女孩”加热的温暖水汽综合其他天气因子,带来了持续的降水。

  同时,受2010年拉尼娜事件影响,近期北太平洋北部高纬度地区上空形成一个顺时针旋转的高压气团,在高压前偏南气流的引导下,极地冷空气南下直接影响北美大陆,12月中旬北美洲大部地区白雪皑皑,进入长久不遇的寒冬。

  不少网友提出疑惑,今年与2008年一样处于拉尼娜年,我国南方地区是否会遭遇2008年初那样的雨雪冰冻灾害?

  从目前的形式看,大气环流形势与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期间的大气环流形势有很大不同,海洋上拉尼娜的形态和中心位置与2008年不一样,影响范围也不同。08年冬季,北极的极地冷空气盘踞在北极,相对较暖的空气围绕在极地冷空气周围,北极涛动呈现正位相,今年冬天的极地冷空气大举南下,处于负位相阶段。同时,青藏高原南部,孟加拉湾海域的低压没有2008年时活跃,印度洋、南海向我国南方输送的水汽并不充沛。

  任福民说,气候预测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子。除海洋信号拉尼娜外,还需了解比如南极、北极的冰雪、路面状况的变化,甚至要考虑地球以外的因子,像太阳活动。“气候预测非常复杂,国家气候中心将密切监测。”

  (责任编辑:赖敏)

  

http://www.cma.gov.cn/qxkp/kpwz/201012/t20101229_83924.htm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10-5-14 7:22:29

 

关注2010年下半年拉尼娜现象的可能发展 

                                   杨学祥

 

北京德润林513消息:据澳大利亚气象局512表示,太平洋地区的厄尔尼诺现象已经结束,一些关键指标目前预示冬季晚期以及春季可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从历史角度来看,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出现拉尼娜现象的几率在40%。目前太平洋海面下的状况显示水温要远远低于正常水平,说明海面温度可能进一步下降,拉尼娜现象可能在冬末或春季形成。气象局的南方涛动指数(SOI)显示,截止到510 30天里,SOI值为10,相比之下,截止到426 30天里,SOI值为16[1]

 

我们在201047指出,每年49-728110天)及1118-12366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季节性的厄尔尼诺现象就发生在每年1225日圣诞节附近;125-4772天)及730-116109天)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一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20096月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在125-4772天)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没有消失,表明其能量没有释放完毕,还有继续发展的可能[2]

 

继续监测表明,直至422,赤道太平洋海表温度一直处于增温阶段,但是,到53赤道中太平洋海温开始下降,56持续下降,510迅速下降[3-6]

 

根据2010429513海温异常(矩平)对比,表明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面温度持续下降[7]。据澳大利亚气象局512表示,太平洋地区的厄尔尼诺现象已经结束,一些关键指标目前预示冬季晚期以及春季可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在北半球是夏季晚期及秋季)[1]

 

夏至附近的地球自转条件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实际上,厄尔尼诺的消失表明其持续能量已完全释放;秋分附近的地球自转条件有利于拉尼娜发展。预计9月可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

 

今年日食-厄尔尼诺-拉尼娜系数为-1,发生拉尼娜事件的可能性不是很大[8-11]。由于处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现象得到加强,因而有出现拉尼娜事件的可能性。拉尼娜事件往往伴随严重低温冻害、强沙尘暴、强台风、异常旱涝等自然灾害,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交替转换期间,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20-40厘米,形成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容易引发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的频繁地震和火山活动[12-14]20099月至20104月全球强震频发,与厄尔尼诺的高潮和消失相关。

 

有气象专家认为,2009-2010年的“假厄尔尼诺”导致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15]。如果2010-2011年“真拉尼娜”发生,2009-2010年的低温暴雪灾害有可能重演,要认真监测,及时预防。

 

目前处于观察阶段,希望相关部门予以关注,一旦确认,及时通报。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4098

 

 

杨学祥。关注2010年下半年拉尼娜现象的可能发展。刊发时间:2010-05-17 22:40:44 光明网-光明观察。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5/17/content_1123476.htm

 

杨学祥。关注2010年下半年拉尼娜现象的可能发展 。金融界。20100518 13:43 来源: 光明网-光明观察。http://finance.jrj.com.cn/opinion/2010/05/1813437483113.shtml

 

关注2010年下半年拉尼娜现象的可能发展. 中国日报网。2010-05-18 14:13:00  来源:光明网.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pl/zggc/2010-05-18/content_328207.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98935.html

上一篇:地球进入地震活跃期的统计规律正在得到证实
下一篇: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统计规律正在得到证实
收藏 IP: .*| 热度|

1 杨正瓴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3 06: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