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的天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tone1971111 数学博士学位;现从事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的算法和系统研究。

博文

科研:学会做减法 精选

已有 8618 次阅读 2010-12-25 08:38 |个人分类:科研随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 减法

从小以来,我们在学习中一直被教育,要多学知识。这是在做知识上的加法。但是十多年的科研经历得到的结论是,我们更要学会做减法。

首先,知识并不直接导致科研。科研本身是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过程,知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很多试图用初等数学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业余科学家就是知识不足,不大可能解决这个难题。但是,光有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当知识成为教条的时候对科研更是有害。可以参考我的文章: 

过度的信息量是原始创新的敌人

 

其次,科研的主要来源是思想,而思想并不是由知识自然产生。科研需要创新,创新需要思想。可是思想是人对知识的提高和抽象的过程,虽然思想的产生机制未知,但是古代先贤已经给出了很多方向:学而不思则罔。孔子以为思想应该是在学习中不断思考得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老子以为,做学问不断地学习是加法,但是要懂得大的道理,也就是思想,正需要“损”,也就是减法。这里强调不断地去粗取精过程。不要把知识一股脑的记住,需要进行整理消化,把没用的花招去掉,只保留真正的精华。

复次,减法的思想还在于能而不为。我们拥有科研能力之后,能力上可以做很多课题,但是并不是每个课题都值得去做。人的生命是很有限的,如果不加选择,饥不择食的去做科研,虽然短时间内可以得到一些科研成果,但是却浪费了大量的宝贵光阴,机会成本是非常巨大的。学会有选择的做科研是非常关键,有时候甚至要忍住诱惑,坚定的做自己认为最重要的课题。当然,如果眼光不够好,也没办法。可是如果明知道是在应付,那就是自己的错误。尤其是在做工程研究中,如果随意的做一些工程课题,只会浪费。

再次,减法的另一要素在于得而不得。我们会因为科研获得很多东西,尤其是名利等,但是,减法的思想正是要把这些表面的东西从思想中清楚,包括跟名利有关的欲望。只有去掉这些,才有可能更有思想,科研才有可能更上一层楼。佛家所谓去除三毒:贪、癫、痴,正合科研要求。这些欲望或者已经获得的“色”,都只会对科研思想产生毒害,阻碍我们向前发展。

最后,做减法并不是否定加法的过程。这正如我们总是笑话那个希望吃最后一个馒头的人一样,我们也经常犯同样的错误。这个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是很多人的问题。如,禅宗强调“心悟”,这和王阳明的心学是不谋而合的。但是,两派都有个很大的问题,希图跳过加法的过程,直接悟道,这是贪婪的,也许有极少数人能够悟道,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加法不可缺少。因为,思考还需要知识作为土壤,也需要辩论才能让自己更明白。佛家强调三藏:经律论。通经就是要充分掌握知识,论是为了让道理更明了。假如没有这个作为基础,即便有点领悟,也是苍白的。

总的来说,加法不可少,但是加法对人来说是个自然地过程,每个人都自动地在做加法,可是减法并不符合人的本能,而没有减法是不能做好科研的。所以,重视减法的作用,并且在科研的过程中身体力行,也许就是掌握了科研的一个诀窍。一家之言,敬请批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6-397197.html

上一篇:人生要破几次茧
下一篇:和谐并不总是好的
收藏 IP: .*| 热度|

14 武夷山 张志东 隆广庆 王芳 吉宗祥 佟冬 吕喆 王启云 李学宽 许培扬 黄锦芳 郭冠华 侯振宇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