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在我心中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健康在我心中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教授

博文

“高血压悖论”帮助我们释疑解惑 精选

已有 8408 次阅读 2010-12-11 02:53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半个多世纪前,一位叫赫胥黎的作家口吐狂言:“医学已经进步到不再有人健康了。”

进入21世纪,我们发现,赫胥黎的话居然被不幸言中了。虽然有病就有药,但是,病还是越来越多(国际疾病分类将世界上所有已认可的病编码,近15年间就增加了13.8病的编码)。我们是不是都被陷进怪圈了?

为什么文明越来越发达,物质越来越丰富,医疗技术越来越先进,药物不断推陈出新,器械多得眼花缭乱,反而疾病越来越多?

《英国医学杂志》曾刊文说“生命中许多正常的过程,如生、老、性、死和不快乐,都可以拿来医疗化。”这当然是疾病越来越多的一个原因。

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人类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与现实的脱节。

随着现代化的进展,人类对外界环境的控制能力不断提高,影响健康的因素相应发生变化,人类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即医学模式也随之与时俱进。当世界变得太快,人们还没来得及接受新医学模式,还在用过时落后的医学模式解释现象、指导行动时,悖论就出现了。人们对高血压认识与现实的脱节就是一个例子。

高血压是心血管病和肾病的主要健康危险因素。研究证明,高血压不治疗将缩短预期寿命5年。上世纪下半叶医学科学的最伟大成就之一就是发明了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控制高血压的药不但安全、有效,而且便宜。但是,60年来,直到今天,全球高血压病人数还是在不断地增加。这就是“高血压悖论”。

我国从1959 年到 2002 年的四十多年里,15 岁以上得高血压的人数一直在增长。最近11 年(1991-2002),高血压人数增加了7000 多万,知道自己有高血压并有效控制的人数只有300多万。也就是说,这些新增加的高血压人数,每100个人中就有96人会因为不治疗高血压少活5年,总共有6700万人要早逝!

 “高血压悖论”告诉我们:光有药是不能带来健康的,还要有健康的知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社会上急功近利的风气,市场上关于“高血压可以治愈”的误导,加上高血压隐形杀手的特征,让许多人困惑了,麻痹了,侥幸了,坚持终生服药的健康习惯就放弃了。

“高血压悖论”还告诉我们:时代变了,我们的生存条件变了,巨大的环境变化让30多年前大多数吃不饱穿不暖的国人今天被大鱼大肉、烟海酒湖糖河所包围。十几年前,传染病和营养不良是我们的主要健康威胁。今天,困扰我们的是慢性病和越来越多的健康危险因素。科学技术和城市化这些年来给我们带来了生活上的极大便利和效率上的极大提高。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生病的极大便利和生病与死亡的效率极大提高。如果我们只相信灵丹妙药,不把重心放在改变环境和个人行为上,后果不堪设想。

在地球有记载的历史上,一种大生物因为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灭种的悲剧是发生过的。恐龙就是因为不能适应气候和环境的巨大变化而在地球上消失了。今天,我们面临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巨变在本质上是和当年恐龙面临的自然环境巨变是一样的。我国慢病的失控形势和健康危险因素的大量泛滥足以表明:我们至少目前是没有完全适应环境变化的。如果我们不能高度重视“高血压悖论”现象,采取科学的应对策略,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将是一个问号。

“高血压悖论”又一次证明健康受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基因特性都会对决定我们健康的各种因素发挥作用。个人行为并不是简单的个人选择,还受到社会和环境方方面面的影响。我们只有全面地掌握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各方面的健康信息,科学地确认、评估和化解可干预的健康危险因素,我们才能管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原载《健康管理》杂志第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982-392427.html

上一篇:谁是我们健康的真正敌人?
下一篇:与其等待个体化医疗,不如管好自己的健康
收藏 IP: .*| 热度|

12 武夷山 梁进 孙学军 杨远帆 陈国文 刘圣林 郭桅 侯成亚 许培扬 丛远新 吴国林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2: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