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eorge Whitesides (美国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isity), 分子自组装,软刻蚀技术和微流控。网络朋友喜欢英文直译称呼他“白边”。 Whitesides 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自组装”概念的人, 这一概念影响和推动着超分子化学的发展,并且波及到生物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对许多生物结构和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认知。
2. Harry Gray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探索生物分子内的电子转移以及生物无机化学的先驱者之一。 可以单独得奖, 也可以和其他人一起分享, 不过Electron Transfer 领域1993年已经给加州理工学院的R. Marcus了。 有些工作突出的教授,比如MIT 的Stephen J Lippard,Caltech 的Jacqueline K. Barton 也有可能在生物无机化学这个领域得奖或者和Gray 分享生物无机化学的奖。
3. Roger Y. Tsien 钱永健(美国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发明钙染料,并应用于活体细胞分子做定量检测。虽然2008年Tsien 因为绿色荧光蛋白获奖, 但不可否认的是, 他在钙染料方面的工作同样值得获奖。 最初的文章发表于1985年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至今被引用17600多 次。
5. Peter Schultz (美国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和Richard A. Lerner (美国 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在催化抗体,化学生物学方面做出重要工作。 两人都在著名的Scripps 研究所, Schultz 是1999年从加州Berkeley 分校转过去的,而后者在那里工作超过30年。哈佛大学的 S. L.Schreiber 和斯坦福大学的Gerald R. Crabtree也有可能在化学生物学领域获奖。
6.Ada Yonath (以色列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和 George Feher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解析Ribosome的晶体结构, 属于结构生物学的领域。鉴于诺贝尔评审委员会往往将重要的生物结构归属化学奖, 这个要发也只有可能属于化学奖。其中, 前者得奖的可能性最大。
7. William E. Moerner (美国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发展单分子光谱技术。可以单独获奖,也可能和单分子领域的其他人一起分享。
8. Allen J. Bard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电化学以及扫描电化学显微镜。该领域有可能得奖,不过机会不是很大。
9. Louis E. Brus(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发明以及发展量子点(colloidal semi- conductor nanocrystals)。现在量子点的研究非常热,尤其偏向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和生物标记,但是可能不是所有人知道Brus 是世界上第一个报道量子点的人(J. Chem. Phys. 1983,79, 1086),该领域值得获奖,但是也取决于量子点应用的程度,如果有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得奖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也可能会和为该领域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人一起得奖,比如 加州Berkeley 分校的 Paul Alivisatos和MIT的 Moungi G. Bawendi.
10. 钯化学(Pd),该领域群星璀璨,做的好的人非常多,涉及领域也很广,从有机合成,无机化学到金属有机化学。代表人物列举一些:Akira Suzuki, Ei-ichi Negishi , Richard F. Heck, Kenkichi Sonogashira, John F. Hartwig,Barry Trost,Stephen Buchwald 等等。(后来加上 Ei-ichi Negishi , Richard F. Heck)。
11. Jean-Pierre Sauvage (法国 the University of Strasbourg),James Fraser Stoddart(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 和Vincenzo Balzani (意大利University of Bologna),轮烷,索烃和分子机器,该领域属于超分子化学领域的发展,目前基本没有实际应用,得奖的可能性会随着应用的可能性增大而增大。有一个日本人 Seiji Shinkai也有可能得,他也是超分子领域做的比较早的几个人之一。
12. Ronald Breslow(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生物有机化学领域的开创者之一。不过获奖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13. Fritz Vogtle(德国波恩大学,University of Bonn),D. A. Tomalia (美国Dow Chemical,陶氏化学公司) 和 Jean Fréchet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Dendrimer (树枝状高分子)的发展。 实际上, 第一个提出类似树枝状高分子概念的人是1974年的诺贝尔奖得主Paul J. Flory;而第一个合成出来的是Fritz Vogtle, Tomalia 和 Fréchet 都对后来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由于合成的多步骤和较难的纯化,Dendrimer 在商业上的应用不广,而且目前尚未发现 dendrimer 在性能上有明显优于传统高分子的突破发现,这些都是限制其领域得诺贝尔奖的因素。
14. Michael Kasha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光化学以及Kasha 规则, 发现并探明激发三重态的物理机制。光化学领域近百年的发展,离不开一大批前辈的开拓性工作,其中斯坦福大学的Henry Taube 已于1983年获诺贝尔奖,加州理工学院的R. Marcus 已于1993年获诺贝尔奖。Kasha先生今年已经89岁,给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的时间已经不多啦。
15. Ching W. Tang (美国罗彻斯特大学, Univerrsity of Rochester) 和Shuji Nakamura (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发展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和蓝光LED材料。如果十年内,LED和OLED 全面取代传统液晶和阴极射线管,该领域的两位代表人物很有可能得奖; 也有可能在物理领域获奖。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 Richard Henry Friend因为第一个报道高分子LED (简称 PLED)也有可能一起获奖, 不过可能性较小。
16.Michael Gratzel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该领域近15年非常热门, 获奖的可能性也和DSSC应用性息息相关。在能源领域发明Li 离子电池的 John B. Goodenough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也有可能,传奇人物,二战老兵,有 the Goodenough-Kanamori rules传世。
17. K.C. Nicolaou (美国 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有机合成。Nicolaou合成了许多具有挑战性的天然产物,代表作是合成 Taxol ,Brevetoxin B和 Vancomycin。 不过因为没有开创性的方法学或者理论诞生,有机合成领域获奖的可能性存在,但不大。
20. Stefan Hell (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Biophysical Chemistry - Goettingen) 和 Eric Betzig (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Leesburg, Virginia), 发展高分辨显微技术并应用于生物化学研究。Hell 提出并发展了STED (stimulated emission depletion) 显微技术;Betzig 提出并发展了 PALM (photo-activated localization microscopy)显微技术。华人教授哈佛大学化学系的 Zhuang Xiaowei(Harvard University) 和缅因大学的Sam Hess(University of Maine)也在同年发展了几乎同样的显微技术,但是被Zhuang称之为 STORM (stochastic optical reconstruction microscopy), Hess 称之为 FPALM (Fluorescence photoactivation localization microscopy), 因为技术类似而且不是第一个提出来的, 所有后两者得奖的可能性很小。总体而言,这些技术还仍然有待时间的检验,获奖的可能性存在, 但是估计要十年以后,也有可能在物理领域获奖。
21. Benjamin List (德国马普煤化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 für Kohlenforschung)和David MacMillan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 有机催化(Organocatalysis). 有机催化领域很多年前都已经诞生,这个是老概念,换瓶新装,并且有新的发展,发展的重要程度取决于在工业界应用的程度,得奖的可能性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