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乎?茶馆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累时休整,烦时发泄, 闲时思考,乐时分享。

博文

教科书与信息量 精选

已有 6269 次阅读 2010-9-17 16:47 |个人分类:教育改革|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大家一直在强调教学中的信息量,课堂评价指标中也有一项指标与信息量有关,到底啥叫信息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教授内容的多少还是指课堂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作为一门大学课程,也许两者都有,不过,我更倾向于后者。教材也好,课堂也罢,其读者与听者的层次参差不齐,如果一本教材能让所有的读者轻松读懂,一门课程能让所有学生轻松听懂(排除某些特殊课程,如政治理论),几乎可以肯定,这样的教材太过肤浅,这样的课堂缺少深度。然而,倘若一部教材让大多数读者如读天书,一门课程令大多数学生如坐飞机,那么不是教材不适合这个群体阅读,就是写得太过深奥,不是老师讲课方式存在问题,就是他讲得太深。这就是说,教材与教师要面向大多数,在不同层次的读者或学生之间选取一个平衡点,不过这很难。

前不久,参加教育硕士生的开提报告时听到了一个名词:“分层次教学”,仅从字面就可知道其意思,但听了学生的报告后,我感觉到,所谓的分层次教学虽然很多人在说,在研究,甚至发表了很多研究论文,但在我看来实在不是个高明的做法,我不相信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所以我与一位声称在他们学校实施了分层次教学的老师相约,适当的时候去取取经,见识一下他们的分层次教学。我觉得,比较现实可行的做法是让你的教材或课堂具有一定的“弹性”,所谓弹性就是教材或课堂有一条“主线”,围绕这条主线的相关内容是每个读者或学生都应该掌握的,这条主线就是大纲规定的内容。但在主线之外还应有“辅助线”,即与教材或课堂基本内容密切相关的附加内容,这就是信息。

这里且谈一谈教材的信息问题。信息既有横向的也有纵向的,所谓横向信息指的是本课程与其它学科及现实世界的关联,纵向信息则是指与此课程相关的后续理论。横向信息比较难写,需要作者具有比较广博的知识以及对本门课程透彻的了解,但一旦写出来,读者接受不会太难,因为它一般不会增加新的知识点,只是读者已有知识点的串联。纵向的信息既好写又难写,好写之处在于如果作者从事的是与本课程相关的研究,那么作者对与之相关学科的过去与未来早已了然于胸,写起来自然驾轻就熟,难写之处在于不知该写到何种程度,写深了,晦涩难懂,读者肯定没兴趣看下去,写浅了,读者难解其中三味,读起来没有多大意思。我想谈的是后者,即纵向信息。

并非所有相关的信息都适合写进教科书,写进教科书的内容应该具有一般性,不能太过专门化,否则适应的读者面就太小了,教科书毕竟是为学生打基础用的,而且也要考虑到别的教师能否比较容易接受你所阐述的理论与思想,在这方面,数学也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觉得纵向的内容适宜强化思想的阐述,不可增加太多的知识点,以半专业半科普的方式为好,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开拓眼界,为学生提供进一步阅读的线索。所谓半专业是指你阐述的内容与本课程的基础内容密切相关,没有本课程的基础知识难以真正理解你要阐述的思想,半科普是指不要纠缠于具体的细节问题,毕竟它不是大纲必选的内容,你的目的在于开拓学生眼界,让学生了解此门课程的前世今生,并学会如何运用所熟悉的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建立新的理论。

教材改革中有一种趋势我不敢苟同,一些教材编写者把大量原本在后续课程才会学到的东西大大提前了,例如在一次大学数学论坛上,有人提出用Lebesgue积分取代经典的Riemann积分,这多少有点荒唐。如果从实用的角度说,还没有哪种积分理论可以与Riemann积分相提并论。Lebesgue积分在理论上的确比Riemann积分好用,许多Riemann积分无能为力的问题在Lebesgue积分面前迎刃而解。但要真正理解Lebesgue积分理论却不可能摆脱Riemann积分,因为如果没有Riemann积分恐怕也不会有Lebesgue积分。要说重要性,大概没有哪种数学理论可以与微积分比肩,更何况大量的实际计算最后只能回到Riemann积分。不过,我赞同在微积分教材中可以适当科普一下Lebesgue积分,因为非数学类的学生一般不会有机会接触新型的积分理论,而这种理论在很多情况下的确有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247-364018.html

上一篇:造假、剽窃的最高境界
下一篇:我有多少时间做研究?
收藏 IP: .*| 热度|

16 刘洋 孟津 刘进平 陈绥阳 赵明 王春艳 杨远帆 钟炳 杨秀海 杨正瓴 王启云 李学宽 侯成亚 唐常杰 饶海 zs26254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6: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