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验和建模的关系,没想到国内的教条主义这么厉害,老邪说了几句公道话,惹来帽子七八顶。老邪不是跟教条主义有什么仇,的确突然感到这种教条主义在妨碍国家推动数据共享和人才培养。
几乎义愤填膺的“社会大众”,你们对于事情的看待,是愿意多听听我这1500多天的调查研究呢,还是这短短几天的“资料收集”呢?
什么调查研究呢?美女樊姑娘介绍:
因此,我辟谷两次,亲身体证;我查阅无数典籍;我闭关再亲验、体证,仔细感受,观察我小小、脆弱肉身的变化。我自2005年首次辟谷,至2009年首次发博,中间历经近1500天。这个是我“调查研究”的时间和过程,是我以我的切身体验,来。。。
樊姑娘是要用她1500天收集的数据量来挑战“媒体对于李一道长的报道 -- 极尽没有事实依据的“难堪”。”
前两天刚开了一个结题会。成果丰硕,SCI文章一堆,但惟有我们一位科学网友的某篇SCI论文得到海外大牛评委的高度赞扬。评委们指出这篇论文有两大亮点:
1. 是问题导向,而不是数据导向,这令大牛评委们耳目一新。
2. 玩洋人的数据,玩得比洋人还好,让洋人作了回data provider,中国人作了回modeler,比较长志气。
我去的晚了一点,没听清、没听全的,请当时在场的网友纠正,补充。这些海外大牛评委的话,让我确认自己当年在海外搞了十多年的遥感,从来没有听说过“学生没作实验不许发文章”,“有了实验数据发文章就有保障了”这样的教条。看来是纯国产的。(别的领域另说)
为省读者点击之烦,我摘取一小段:
反而是我们 ”咬定青山不放松”, 。。。团队始终保持着建模与实验的密切合作, 以建模为主导,坚持测量必须心中有模型(验证和可能的改进),同时坚持依靠实验数据简化模型或建立新模型。这样才能稳步前进,形成基础数据和研究成果长期的积累。
另外再链接两篇相关的博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84-354600.html
上一篇:
摆事实,讲道理,不要乱扣帽子下一篇:
宋代的阵图与科研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