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以前博导Francisco Zaera投文章十拿九稳。我在他组里发了15篇文章,其中13篇一举命中,1篇第一作者的被JACS退稿而中了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一篇第二作者的先后被Nature Chemistry和JACS枪毙,最后中了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后来,和博士后导师合作发了二十多篇文章。一开始,我说怎么写就怎么写、我说投什么杂志就投什么杂志,顺着我的心意来,日子非常好过:100%一举命中。后来,我感到这碗饭越来越难吃了,因为有的同事嘲笑我“只能发Applied Catalysis A”,老板对杂志名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致不采纳我怎么写、投哪里的建议。我们开始“马失前蹄”:一篇第二作者文章被合作者投了Nature Materials、JACS,都退稿了。三篇第二作者文章投了Chemical Communications,都给毙了。这些事,我都无能为力:我无法说服别人不要投这些杂志,就只能让他们去了。当时有人嘲笑我只能投Applied Catalysis A,听了这话,我心里不是滋味。可过了不久,别人的文章虽然投了Nature, Science,但是兜了五个圈子,最后落到了影响因子1点几的杂志去了。没想到,类似的事居然会发生在我的身上。有篇我执笔的文章,我说这么写,老板说那么写;我说投这个杂志,老板说投那个杂志,结果投了5个地方都退稿了,审稿人的意见和我原本说的非常相似!但是老板爱面子,他不会说他自己,而是一边怪审稿人,一边责怪我把文章写坏了,还说我眼睛里看出来的比较“negative”。我不但花费了很多时间,而且反而挨了老板训。有鉴于在网上论坛,经常看到一些小研究生说自己文章从高到低投了N次也不中,现在我来说说感想。
1)人们常把高影响因子杂志当作自己文章的质量。我认为,这一般情况下是这样的,好杂志总是发相对好的文章。但是,一些人这么认为以后,就从高到低地“填报志愿”,而我认为无论发什么杂志,都要提高文章本身的质量,而不是一味追求在高影响因子杂志上碰运气“塞”进去文章。现在有种浮躁的学风,不问是非,不问对错,就只管一厢情愿地什么稿件都“try一try”JACS。退稿未必是坏事,退稿可以促使作者对自己观点进行再思考,可以促使补做实验,提高实验和文章的水平。但是,没有“概念”地投稿而导致退稿,不值得提倡。
2)你要发表文章,你是“卖家”。你总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地认为自己的文章很值钱,丧失了理智的思考,而一厢情愿地想卖出个好价钱来,在高影响因子的杂志上刊登,但是审稿人未必会“购买”你的产品。你认为你的发现很伟大,属于“惊人”发现,但是审稿人认为不是这样,而是不用做实验就知道是这么回事了,或者几十年前别人早就发现了。
3)拜托!请别贪心不足地指望先发篇JACS快报,然后再把快报扩充成长文章再次发表!为什么不能只是写一篇长文章,一次说清呢?如果把工作做完整了,就发篇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的长文章,也很好的啊。人为什么总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地要审稿人叫你补数据了,才去补数据呢?为什么不能事先把工作做完整呢?你“屡败屡战”,数据越来越多,但是杂志的档次越来越低。早知如此,当初为什么不把数据预先补完整呢?
4)向杂志推销“产品”,也是有“最佳表现形式”的。有的工作,需要更多的篇幅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交待清楚,这样才更容易被接收。为什么要把这样的文章改编成快报而丢弃强项、捡起弱项呢?同样一个工作,投不同的杂志的结果有很大区别!你的文章没有化学,只有物理变化,投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显然是不可能中的。没有催化,或者和催化反应根本不相关(比如研究催化剂的“行为艺术”),投催化类的杂志显然是很难中的。该投材料的,还是应该投材料类杂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4: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