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天不来,公共知识分子成了热闹话题,小老乡丛老弟还搞了个科学网公共知识分子推荐节目,嘿嘿,别说我自大,你知道啥叫公共知识分子么?要搞清楚这个概念,首先需要弄清楚什么叫“知识”、什么叫“知识分子”,然后才有可能说清楚什么叫“公共知识分子”。
这事不能自己发挥,要言而有据,于是俺很很搜搜了一把,搜来这些定义:
(1)知识是用于解决问题的结构化信息。〔Woolf〕
(2)知识是用于解决问题或者决策的经过整理的易于理解和结构化的信息。(Turban)
(3)知识包含真理和信念,观点和概念,判断和展望,方法和诀窍(Wiig)
(4)知识是被认为能够指导思考、行为和交流的正确和真是的洞察、经验和过程的总集合(van der Spek and Spijkervet)
(5)知识是从信息中推导得来,能够积极提升绩效、疑难解决、决策、教、学等方面。(Beckman)
我个人比较赞成和喜欢第一与第二个定义,相信唯信息论的鬼王一定也喜欢。
知识分子是什么东东?国外的主流看法是:“受过专门训练,掌握专门知识,以知识为谋生手段,以脑力劳动为职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群体,是国外通称‘中产阶级’的主体。”国内学术界一般认为:“知识分子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主要以创造、积累、传播、管理及应用科学文化知识为职业的脑力劳动者,分布在科学研究、教育、工程技术、文化艺术、医疗卫生等领域,是国内通称;‘中等收入阶层’的主体。”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国内、国外两个知识分子的定义?是国外的定义不规范?还是国内的知识分子在内涵上有别于国外的知识分子?仔细分析会发现有一关键性的语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群体”在中国知识分子的定义中不见了,难道我搜索到的不是正宗的版本?
再来看公共知识分子。“公共知识分子”是雅各比在《最后的知识分子》一书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用萨特的话说,公共知识分子就是那些“对所有他们时代发生的问题,都有权利和义务,只依赖自身理智的力量,表达一个立场”的人群。也就是依赖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思考,用言论关怀和介入公共事务的知识分子。
如果我们认同国外关于“知识分子”的定义,特别是定义中的“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群体”一句,那么按照萨特的观点,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具有公共性,也就是说,都是公共知识分子,因为只要你是个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人,你不可能对你身边发生的事情熟视无睹,你会对你所处时代发生的问题依赖自身理智的力量去表达一个立场,我难以理解的是,既然知识分子本身就具有公共性,为什么又要定义一个公共知识分子?
有意思的是,名人们一旦成为名人似乎就无所不懂了,央视名嘴白岩松在《百家讲坛》与讲《水浒》而著称的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鲍鹏山也曾谈起了公共知识分子,国嘴有一番高论:“中国这么悠久的历史传承下来,很多的知识分子都去喜欢老子、庄子,也有诸葛亮这样的故事,三顾茅庐之后才出来,但是呢,也有一句话一语道破,中国所有的知识分子其实都是在等待你顾完之后我要出山,我是要改造这个社会,我希望这个社会变得更好,我要对这个社会起作用,因此我才在茅庐故作清高状,但骨子里还是要参与的。”不知国嘴是真的理解了知识分子还是在信口开河?至少那句“中国所有的知识分子其实都是在等待你顾完之后我要出山”有点武断,“出山”是什么意思?按照白先生特定的语境(三顾茅庐),这里的出山自然是指参与社会与政治事务,难道白先生的意思是指中国的知识分子骨子里都有从事社会或政治活动的欲望,只不过是有点羞涩不好意思主动出山(参与社会或政治活动与表达对社会、政治问题的立场是有所不同的)?请注意“知识分子”定义中的关键语句:“…依赖自身理智的力量,表达一个立场。”表达立场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出山”或“归隐”都可能缘于一种立场,或者说为了表达一种立场。“出山”是想身体力行参与社会或政治改革(参与和以其为职业是不同的,诸葛亮“出山”后实际上已经成了职业的军事家,而大多数的知识分子参与社会或政治事务并非是以此为谋生手段),“归隐”(或沉默)是因为对社会现象无可奈何不想助纣为虐,归根结底,社会存在决定了知识分子是选择“出山”还是“归隐”。梅兰芳在抗日战争期间选择归隐不就是为了表达一种立场么?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才出山恐怕不能视为知识分子的共性,而是诸葛亮的个性所决定的。
还是回到主题上来,既然有知识、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能称之为知识分子,那么对社会问题漠不关心的人自然就不能算知识分子,哪怕你才高八斗。可见知识分子的这一特征决定了每个知识分子都是公共的,无论你承认还是不承认。
这里要注意具有某种专业知识又热衷于公共事务的人与(公共)知识分子的差别,严格意义上说前者也许已经不是知识分子,除非他仍是以自己的专业知识谋生,否则他最多是个政治家或社会活动家,但不再是知识分子。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7: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