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创新创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NPs 美国HudsonAlpha研究院的研究员。做分子鉴别诊断平台技术的开发和免疫组库基础科研。

博文

如果我来掌管免疫系统 精选

已有 5762 次阅读 2010-7-30 04:15 |个人分类:免疫组库新领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生物技术, 创新, 创业

我们团队正在做有关疫苗前后免疫组库变化的数据分析,发现很多令人兴奋的现象,论文也在进行中,所以有很多话不方便讲。不过这里可以记录下来一些想法,以后论文发表了再做详细补充。

研究疫苗,我觉得关键问题就是搞懂免疫记忆:免疫记忆是如何形成的?用什么方式记录?记录在那里?如何回顾这个记忆?

我们不妨这样随想一下:假设体内的免疫系统是由我来掌管的部队,遇到一个可能反复入侵的敌人,我该如何制订防范计划?

免疫记忆,应该是把反抗入侵的成功经验记录下来。这样,当这股敌人再次入侵时,我就可以用预先准备好的方案去对付他们了。

那么,都有什么信息是需要记录下来的?

重要的信息应该有敌人的入侵的部位(呼吸道), 入侵的敌人量(病毒或者细菌量),敌人的主攻方法,他们的兵器;上次“反扫荡”我们所用的兵力(动员免疫资源的程度),兵种 (T细胞,B细胞等等),火药配备 (IgG? IgA? IgM?),友军 (比如先天免疫系统的参与等),抗击时间和出兵的时机,运兵路线,粮草等。

那么,人体(动物)的免疫系统又是如何记录这些信息的?是否也要考虑到这么多的方面?这么复杂的“作战计划”是如何储存在免疫记忆中的?又是如何被完美地回招出来的?记忆又是如何保存而不被忘记的?记忆的空间是否有限?记忆的时间是否有限?

教科书上讲的Response to antigen recall 部分很笼统,这里面还有很多细节是我们所不知道的。那么,从大的方面看,教科书上的假说都正确吗?我们看到的数据有那些是和教科书相符的,那些又是不符的?不符的如何解释?是修改原先的假说还是另外提出假说?

当我们手头掌握了只有少数人才有的工具(免疫组库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时候,就好比站在一望无际等待收割的麦田边,启动了大型全自动收割机,等待收获的喜悦的时刻。因为我们看到的数据量之大,之全,之广是前人梦寐以求的。这是我们的幸运,也是我们的责任。

于是就总是在想:还有什么我没有想到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052-348399.html

上一篇:高通量测序离临床应用还有多远?
下一篇:美国基础教育的失败
收藏 IP: .*| 热度|

6 陈斌 王靖琰 孔晓飞 郭桅 许培扬 zpf220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1: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