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科技期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⑴ 缺乏完善的编辑人才培养机制,期刊的管理与运作尚存在很多不足。期刊编辑与管理人才是精品科技期刊长期发展的首要保证,创办高度国际化期刊,首先要具有先进的办刊理念,要有高素质的办刊人员。目前国内很多科技期刊的主办单位、主管单位、编委、编辑等不同群体之间责、权、利不分,主编和编委的挂名现象十分普遍,难以将期刊做大、做强。
⑵ 由于研究评价中的不良导向,国内优秀科研成果大量流向国外科技期刊发表,从而导致了国内外期刊在稿源上存在着不公平的竞争环境。
⑶ 缺乏规范、统一的网络出版平台,从而致使国内科技期刊网络出版和集约化出版进程缓慢,难以形成期刊网络信息的群体优势。
⑷ 目前的期刊专项基金资助形式比较单一,即多为简单的经费支持,缺少对国内外科技期刊运作模式的调研和对受资助期刊的跟踪与指导工作。
对我国精品科技期刊资助方式的建议: 专项经费支持
(1) 人才培养。期刊长期发展最重要的是编辑队伍建设。其中主编是决定办刊方向、组织稿源、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关键。为此,尽快培育出一支适应信息时代期刊编辑工作所需的知识结构、具有国际性期刊编辑与出版前沿意识的学者型高层次编辑与管理人才,激发编辑人员的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构造一种编辑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氛围,是精品科技期刊战略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2) 网络共享平台建设。建设统一的编辑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网络开展远程投稿、审稿和进行在线编辑,不仅能够大大降低各个环节上的运行成本,而且也能够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制定和修改相关的编辑著录标准规范,研制既具通用性又能个性化发展的网络期刊软件平台以及期刊全程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将出版、发行、编辑、管理和经营中的每一个环节整合在一个系统平台上,已经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大势所趋。
(3) 编辑业务经费补贴。我国大部分科技期刊目前还是由主办单位包揽,大多不是独立的法人实体,缺乏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理念和经营权。科技期刊尤其是学术性科技期刊,通常都是非经营性期刊,主要依靠主管单位或部门拨款维持期刊的生存。所以需要给予精品科技期刊必要的经费资助,有所侧重地用于提高组约稿能力、加强审稿力量、提高(英文)编辑加工水平、提高印刷质量等编辑业务方面。
对我国精品科技期刊资助方式的建议:政策支持
(1) 政策导向。目前的一些评价,包括期刊评价和科研绩效评价不但不利于期刊的市场化运作,反而对期刊发展起着一定程度的干扰作用。目前,精品科技期刊战略的实施应建立在科学的期刊评价体系基础之上,尽可能地在回避和平抑盲目追求SCI所带来的优秀稿件外流的局面,应着力促使相关部门修订某些不合理的评价标准,在评职称、科研基金申请、硕士点博士点申报、各类科技奖申报等科学评估活动中,给予在精品科技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与在国外SCI源期刊发表的论文同等对待。提倡国家有关科技计划项目在精品科技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比率,鼓励我国优秀科技成果首先发表在我国的精品科技期刊上。
(2) 市场培育。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科技期刊大多还是按照计划经济体制办刊。相当一部分科技期刊多年来就是靠主办单位的支持在维系着。尽管有部分期刊已经在尝试走向市场,但与国外相比,其市场化程度还远远不够。引入市场化运营机制,鼓励科技期刊探索多渠道融资的有效方式,允许开展国内资本与期刊结合的试点,具备条件的优秀期刊经过批准,可以探索与境外资本合作办刊,对于不足以支撑一定赢利模式的科技期刊,应鼓励和帮助其积极探索编辑与经营相对分离和分工协作的运营机制,在市场中实现中国科技期刊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应该成为办好科技期刊的最终目标。
(3) “特区”管理办法。我国一直执行科技期刊出版的审批制,创办科技期刊要有明确的主管部门和主办单位。目前应该进一步明确主管主办单位的权利和职责,促使主管主办单位真正履行好领导、管理、监督、审查的职能,赋予精品科技期刊更多的人、财、物方面的自主权。进一步完善审批管理办法,对科技期刊应该进行分类管理。对精品科技期刊主办单位,放宽刊号的审批。简化增刊的审批手续,放宽页码篇幅的限制。鼓励精品科技期刊跨媒体出版,简化跨媒体出版的审批手续,对于精品科技期刊同时给与创办纸介质版、网络版,如果有必要,也同时给予出版外文版的权利。鼓励精品科技期刊强强联合,走集约化、集团化发展道路。
相关论文:贺德方, 乔晓东, 曾建勋, 屈海燕, 任胜利, 方梅. 精品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的支持方式研究.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6, 17(2): 179-18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