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证大师-守护火种的普罗米修斯们
2006年初夏,当我将已经写了一多半的《庐山情缘》(另名《羞涩的玫瑰》)告知我在科大的当年的老师和同学,他们建议我投到科大校友网站。果然一与科大校友办公室主任郭胜利主任联系后。他即慨然同意,让我将文章发给他,按每周发两次,一次5章的频率贴在科大校友总会网站上,这时正逢海内外校友放假,相信会受到人们的关注。
这样我一个夏天都泡在电脑上,连续又写了30章的内容。在暑假两个月内,科大校友总会网站一共发了70章,随后我又写了10章,但是突然失去动力,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了,这是何因?我至今没有答案。只觉得心中有无限的言语却说不出口。
毕竟“文章千古事”。于是去年夏天,又从头捋了一遍,把不顺的地方修正了一下,还是不满意,本来像科大这样神圣的育人圣土,有那么多科学大师云集其内,要写出那些大师的故事和风采太难,凭我的能力实难将其写透,只是做个尝试罢了。然而科大不仅有众多的大师,还有许多普通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正是这一切汇集而成了科大精神,正如科大校歌:“迎接着永恒的东风,把红旗高举起来,插上科学的高峰!……”
70年代末期的中国大学,经过十年浩劫后,教育的火种还维持着点点火星,这就是那些饱经挨整批斗的老师们如同普罗米修斯一般,在默默忍耐着,看护着即将化为灰烬的中国教育。
另外一方面是,校门外是几千万梦想进入大学,对大学招生翘首以待的青年学子,而科大更是无数人的梦想。这些青年当时许多还在农村,在田里挑大粪,割稻,也有刚刚从农村招工回到城市,刚刚成为某个老师傅的学徒的大龄青年,或有的还刚刚建立甜蜜的小家,或是怀里才抱上牙牙学语的孩子,广播里一个恢复招生消息使得无数人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大伙兴奋,冲动,恨不得一下就坐在课堂里。大家都做着同一个梦,圆一个从小就做的甜蜜的梦。
与此同时,大学的里的教师,无论是曾经饱受凌辱的老教师,还是拖儿带女的中年教师都怀着兴奋的心情等待着十年来第一批依靠正规考试考入的学子,也许我们不会再会回到那个愚蠢、自毁的时代。
由于十年浩劫,整整十年,培养的人才乏善可陈。最近凤凰卫视播放了有关抗战期间西南联大的回顾纪录片,尽管日本人在后面追杀,西南联大的老师和学生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徒步走到云南,在那儿又重新将讲堂开设起来,继续上课,八年抗战结束,西南联大为未来的新中国培养了大批大师级人物,从而为现代中国的腾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是为何?为何在和平年代,我们想培养一代大师却那么困难?
为此,我查阅了网上许多回顾科大历史,回顾西南联大和中国30年代的教育史的文章,也花了很多时间进入欧美的许多著名大学的网站。
中国教育的兼容并蓄是一种优良的传统,近代中国的大师大多在青少年时期读得是四书五经,古文底子很厚实,却几乎没有接触过数理化和近代科技理论,从18、9世纪的中国私塾里出来学生居然很容易接受西方的现代科学就令人啧啧称奇了
同样,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大,清华,南开都有着优良的治学传统。这传统不仅来自中国古代的私塾,也来自西方的剑桥,牛津,哈佛,普林斯顿。
科大的校风自建校以来就一直保持着朴素,踏实的作风,由于老一代大师的影响,也保留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的精神。自58年到现在,科大步履坚实走了50年路,尤其是78年以来,又走了30年,这30年是科大大发展的时期,新一代学者和学子不断从学校里走出,渐渐成为这个世界和社会的中坚。
自58年建校后,在这个完全由中国人自建的有些“土”的大学里,除了郭沫若先生担任校长外,钱学森,华罗庚,钱临照、刘叔仪都曾在学校执教,科大可谓大师云集的一块圣土。然而,在科大还有许许多多默默无名的中、青年教师和一代代从学校毕业的学生。
对科大人来说,80年代是个梦,80年代开创了科大未来发展最好的良机。
如今当回顾70末-80年代时,还能想到当时教学条件的简陋,教材的缺乏,教师,学生宿舍的陈旧和诸多不便。还能回忆起在充满油烟的饭堂里,在嘈杂的闹声中就餐。
8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和科大联合招考的首批研究生,在李政道等大师的引导下,开启了中国大学的出国留学的第一次热潮,这股热潮很快演变成了全面的外语热和出国热。
科大在经费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一点点为未来的发展做着各种准备。三十年间,有上万学者和学生出国访问,讲学和留学,这些国内外的信息交流无疑在国家的对外开放中起着极大的作用。
80年代是永远值得纪念的时代,中国社会从来没有那么开明,开放,温馨,尽管那些“极左”思潮时时还会冒一下头,然而老百姓已经不再把这当回事,不久改革大浪就会把这些垃圾冲的无影无踪。
如今,科大人的足迹遍布全球,无论在剑桥,牛津,还是普林斯顿,斯坦福,从波恩、柏林到巴黎到处都有科大人的身影。
我的眼前突然浮动出一个个画面,在合肥的金寨路上,一群衣裳褴褛的教师在吃力的拉着一车车砖头、、、、、、
一个简陋的砖窑,一群被批斗的教师在摔打着一块块砖坯,他们中有知名的教授,数学界的泰斗、、、、、、
在安庆码头,一个白发
然而这一切都过去了,如今我们看到得是阳光明媚,安谧祥和的科大校园,是一代代充满信心,从校园中飞向世界的青年学子。
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斗争哲学不再是人们挂在嘴上的说辞,代之的是理解和对话,新的一代人,80年代出生的人完全不理解上代人为何要为一些看起来不着边际的理论问题辩个你死我活,有了互联网,人们更容易交流和沟通。
林肯有言:我未必稳操胜算,却始终以诚处世。我未必马到成功,却不忘心中真理。我当与天下正直之士并肩而立,知其是而拥护之,知其非而离弃之。
当二十年前跨入科大之时,就强烈的感受到科大是远离尘世的一个人间的自由精神的修道院或是一座圣殿,在这儿,世俗的恶行几乎不能容身,这也就是那么多年以来让我久久不能忘却在科大就学的日子的原因。
正因为科大校园的以诚处世的精神,才早就一代代科大人正直的操守,才会在事业上早就一大批栋梁之才。在这里,没有浮躁,没有吹嘘,只有脚踏实地的进步。
梁启超曾经说过: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如今中国在改革的大浪中越走越远,任何企图将中国拉回老路的可能条件都不再存在,科大人历来以天下为己任,其思想一贯超前社会,这种超前也许一时不会让世俗社会所不容,但是历史终会最后证明国家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需要一批思想超前的杰出人才在前面打先锋,而科大人正是这样的斗士。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8: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