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谁是历史的主人?是谁创造了世界?

已有 5317 次阅读 2010-2-24 05:0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历史, 精英, 人民

谁是历史的主人?

是谁创造了世界?

人民万岁!

精英长醉!

难得糊涂,

上下错位。

附件:

登上时代周刊的中国工人:一夜间笑容传遍世界(图)(1)
2010-01-05 07:58:59 中国广播网 

 

  左起:肖红霞、彭春霞、黄冬艳、邱小院。黄冬艳拿的就是《时代》登的她们的合影复印件。“中国工人”作为群体获评《时代》2009年度人物亚军。晶报记者张国防/摄


   中广网北京1月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15分报道,回眸2009,中国经济率先复苏成了世界经济的一个亮点,而推动中国经济稳健前行离不开千千万万中国的产业工人。美国《时代》周刊揭晓年度人物,“中国工人”荣登亚军位置,成为榜单上唯一的一个群体。中央台记者柴华专访《时代》照片上的“中国工人”之一:肖红霞,为您带来“中国工人”背后的故事:

    在那并不花哨的照片上,映着7张陌生而朴实的面孔。肖红霞、彭春霞、黄冬艳、邱小院、李春英、邓涛、曹彬……这群来自深圳的普通工人成为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中国工人”的代表,一夜之间,他们的笑容传遍了世界。

    左起:肖红霞、彭春霞、黄冬艳、邱小院。黄冬艳拿的就是《时代》登的她们的合影复印件。“中国工人”作为群体获评《时代》2009年度人物亚军。(图片来源:深圳晶报)

    《时代》评价称,中国经济顺利实现“保八”,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图片来源:深圳晶报)

    几经辗转,我们找到了其中一位叫肖红霞的女工,照片登出后,她陆续接到采访的邀请。如今,面对我的话筒,她已经不再如当初那般羞涩了。

    记者:你之前知道时代周刊么?

    肖红霞:以前不知道。

    记者:那你是怎么去做的这个访问呢?

    肖红霞:我先生,他的朋友找到他的,然后叫我们去的。

    class=col1A5 style="PADDING-RIGHT: 25px; PADDING-LEFT:0px;PADDING-BOTTOM: 25px; PADDING-TOP: 0px"中广网2010-01-05

    记者:他这个朋友就是时代的工作人员么?

    肖红霞:好像是吧。她没说,提什么联络人,就说做一个采访,其他的我们都不知道。在我们去采访的时候,当时是在9点钟吧,我们过去,他们就在那里等。有一个记者是美国的,然后有一个应该是他的助理兼翻译。当时一个一个的采访,采访之后就照相。

    记者:那你现在知道这本杂志是什么样的杂志了么?

    肖红霞:现在知道了,以前不知道。

    记者:现在你觉得自己为什么会成为时代年度人物呢?

    肖红霞:那我们也想不到,都说我们是代表中国千千万万的劳动工人,听他们说因为普通,然后就普遍。

    记者:那你自己怎么觉得呢?

    肖红霞:我个人的话觉得没有什么,不是我们几个也许是别人也会一样的。

    记者:你是大概什么时候出来打工的?

    肖红霞:我95年的时候出来的。

    记者:当时不是在现在这家公司吧?

    肖红霞:不是,我来来回回转了十几家公司,我也不记得了。打了十几年。

    记者:那你什么时候到的现在这家公司呢?

    肖红霞:03年,刚来的时候做组长,现在我在这里负责一个部门,部门主管。

    记者:这次评你们为年度人物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么?

    肖红霞:暂时的话就是说媒体比较多的来找我们,其他倒也没什么,我想过一段时间的话我们就回到从前也是一样的。

    正如肖红霞自己所说,《时代》周刊找上她和她的同事们只是机缘巧合。但要说《时代》周刊为什么会选择“中国工人”,那寥寥几句的评语就显得笼统了。中国经济导报新闻中心主任杨禹认为,这实际上是对“中国制造”的肯定。中广网 2010-01-05

    杨禹:时代杂志对中国工人的选择实际上是对中国制造的一种特殊的肯定,他之所以能够在2009年的年度人物评选中做出这种肯定我想是两方面因素:一个是这个年度里的特殊因素,因为这一年全球都在努力应对金融危机。整个世界的复苏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特别受中国率先复苏的影响,而中国的率先复苏又主要来自于中国制造业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之中、包括现在这个阶段始终保持一个稳定的态势。所以中国制造业目前实际上和世界制造业关联又非常大,中国制造业在金融危机中稳定的表现实际上也使得整个世界制造业没有崩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97084.html

上一篇:改天须赖工农力
下一篇:对2010年的灾害预测:低温、强震、干旱和暴风雪
收藏 IP: .*| 热度|

4 钟炳 杨秀海 侯成亚 鲍海飞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