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nstr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dinstru 药物制剂,药物分析,新药注册 嘉兴学院

博文

[转载]Nature:中国科研,不发表即灭亡

已有 3037 次阅读 2010-1-31 21:54 |个人分类:观点杂谈|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这是《自然》杂志的一篇评论的标题。题目取得真好。一位研究英美诗歌的老师告诉我这是一种特别的修辞——两个单词的首字母相同,但是我忘记了这种修辞的具体术语。原文请见(http://www.nature.com/news/2010/100112/full/463142a.html?s=news_rss )

在谈论文章的具体内容之前,还是说点关于文章作者的“闲话”吧。我觉得吃了鸡蛋想了解母鸡是一种很常见的冲动。只要是不通过非法途径(例如***技术盗取别人的密码等),那么这种好奇心其实没什么不好。从某种意义上讲,要读懂某些文章,了解作者的背景是有好处的。虽然钱钟书先生调侃这种冲动,但是,我认为,作为读者了解一点钱钟书的留学经历对于知晓《围城》的写作背景是有好处的。

好了,闲话少说。我读了文章之后,发现作者的姓名叫Jane Qiu 很像中国人的英文名字,一查果然如此。作者的网页是http://www.janeqiu.co.uk/。 作者在Glasgow拿的生物学博士学位,然后为Economist, Nature等杂志撰稿。我觉得想这种对自然科学有较为深入了解的人来写相关的评论特别有看头。加上文采也不错,就更值得一读了。说的大一点,这是架起“科学-大众”的桥梁。但她还做一个工作就是架起“中国科学研究-世界”的桥梁。恩,这样说似乎有点grandiose,不过其实就是增进了解嘛。

好了,说两句关于原文的话题吧(还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吧,各个点之间不一定有逻辑联系)

1,是否应该废除论文作为评审的标准呢?显然不能。我始终觉得说某人的“水平”之类的东西有点“玄”。昨天的与人聊天中谈到一个人每年读三百本书。我说,这是否厉害显然得取决于他读书的难度,紧接着我问,他发了什么论文?谈话者被雷到。即便是国内的刊物,不同“级别”的刊物质量还是差别很大的。就我熟悉的经济学而言,每个子学科,社科院出版的那个刊物一般是最牛的。那个刊物上的文章一般也比同类的国内论文好很多。例如,国际经济学方向的,《世界经济》,经济学大类的《经济研究》。而且,国内的官僚化的评审机构也不是特别白痴,他们也知道你发一篇《经济研究》比发一篇某某学报要 “值钱”。

在“初级阶段”其实一些“野蛮”的标准是有益的。试想,如果废除论文的标准由“领导”们(带着教授的头衔)来主观评定,那是多么可怕的世界哦。顺便说一句,我其实觉得有些改革还不如“野蛮”的方式好。我觉得现在五花八门的全国各地搞得高考不如全国一张卷子好。我觉得各个学校乱七八糟的自编教材不如全国统编教材好。例如,国内各个学校自己搞得经济学初-中级微观和宏观经济学教材,除了翻译国外的,有几个能超过高鸿业的那本呢?哈哈,我有点不合潮流。

我的意思是说,不要因为目前的制度糟糕就换成更为糟糕的制度。

2,数字之后的玄机。我学习经济学捣弄数据得出的基本经验(别人早也得出这个结论)是一定要看到数据背后的东西。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是,一个国家的GDP增长是多少和增长是有什么构成的同样重要。例如,有人说:“以SCI数据库统计,按科技论文数排序,中国自2004年以来,一直排在世界第五位。”(参见http://www.infzm.com/content/35457 )那位官员继续说:“SCI文章在1998年这些大学校均200篇,所有学校加起来只比哈佛大学多一点点。到了 2007年,这些学校的校均1000篇,增加了5倍,而一些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达到校均2300多篇。这个就略高于澳大利 亚八校联盟,比如墨尔本大学,他们是2200篇,"我们是2300篇,略低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这些学校大概是2700多篇”

这种只是把数量拿来比较的做法没多大意思。做出来的成果的质量更有意义。考虑到《Publish or perish in China》这篇文章暴露出来的大规模的学术造假行为,这种数据的“质量”就更不可靠了。例如,井冈山大学的那几十篇文章该是被计入了这种SCI的辉煌成就中吧……。

另一个值得商榷的数据就是国家每年的科研经费。这个数据很庞大。这个数据的增长似乎被用来象征政府对科技的重视,甚至直接被理解为科技实力。其实,“科研经费=科技实力”这个等号必须首先扣除了垃圾的研究、经费的滥用才能有一点意义。

Publish or perish in China这篇文章直接批评了官僚的干预。这点在所谓科研经费的审批上特别明显。尤其是在社科方面,似乎要越是紧跟时事的课题越是容易拿到经费。但是一个“悖论”是:通常而言,跟得太紧的文章做出来都没有多大的学术价值。

最近国内大力宣传某位科学家本来搞理论研究,然后为了国家的“战略需要”转到一个更有实用价值的学科。我觉得这位科学家的选择无可厚非。他转向之后做出来的东西据说(我并不懂)也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是,这种在学术研究中的“爱国主义”真的是值得普遍提倡的吗?

就我学习的经济学而言,有同学的目标是“经世济民”,还有要为“万世开太平”。作为个人志向而言,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就我的选择而言,我还是觉得这些“志向”“崇高”到可怕的地步。

科学研究的“爱国主义”如果被推到一个极端上将会毁灭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我想到一个从科学史的意义上不可能的tradeoff. 假设爱因斯坦选择亲自投入原子弹研究而不搞理论物理。这种紧跟美国国家战略需要的“选择”是真的有利于美国和世界吗?其实,这种假设的不可能性本身——没有爱因斯坦在理论物理的突破就没有“实用的”原子弹——也说明了“为科学而科学”未必比“为社会(国家)而科学”低。

唉,扯远了。说回来,科研的***与科技经费的审批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要在短期内有效遏制科技***最有效的办法恐怕还是严惩。目前的惩处显然还是不够严。CENET上面曝光了不少学术***,有些是证据很清楚的:国外的论文是什么,用了什么模型,国内有抄袭嫌疑的论文是什么。最后,一帮学者鉴定的结果居然不是抄袭。

呜呼!难道真是黑白颠倒?

http://danielyoung.blog.sohu.com/142205009.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4784-291677.html

上一篇:为何小川的心愿划上完美的句号
下一篇:正在研制的长生不老药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2: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