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浦城昨日大雪纷飞 自然因素多变性不可忽视

已有 3597 次阅读 2010-1-9 06:37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暴雪, 低温, 自然因素

浦城昨日大雪纷飞 自然因素多变性不可忽视
[ 2010/1/9 6:25:00 | By: 杨学祥 ]
 
0

浦城昨日大雪纷飞

 

海都网 2010-1-09 02:12 海峡都市报

大雪飘了一夜,浦城成了雪城

N见习记者郝希良/文通讯员王树瑜徐涛/图

本报讯 快过年了,昨日的浦城,又一场大雪让人们喜笑颜开,这也是2010年我省的第一场雪。入冬以来,我省已下过四五场雪了,冷空气、寒潮也是一波接一波。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新一轮冷空气又将南下,下周一可能影响我省。

都说全球变暖,为何今年冬天格外冷?记者为此采访了省气象台专家。

海拔较高山区积雪7厘米

“下雪了,好漂亮!”昨日清晨,在南平浦城县,许多刚从被窝爬起的人们惊喜地发现,窗外忽然成了一片雪国,房屋、树木都银装素裹,分外美丽。

“大朵大朵的雪花在风中肆意地飞舞,叫人看了开心不已。”一位当地居民兴奋地说,但很可惜,这是雨夹雪,不能积起来。

在浦城海拔较高山区,由于气温相对更低,雪下得更大。在闽、赣、浙三省交界的九牧镇杉坊村,积雪铺满了大地,足有7厘米厚。农家屋顶和田野里,四处都白茫茫的一片;漫山遍野的竹林和树木上,还形成许多冰挂。不仅孩子们在雪地里疯玩,连大人们也都打起了雪仗。

村民们说,这场雪从前天夜里11点左右就开始下了,纷纷扬扬地飘了一晚,直到昨日早上9点才渐渐停下来。浦城县气象局工作人员说,7日夜间,浦城高山地区气温最低达-2℃。

大雪也对交通造成一定影响。在205国道渔梁岭路段,5厘米的积雪和3厘米厚的结冰,让数十辆过往车辆无法通行。

昨晨6时许,浦城公路分局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三十余人,分赴渔梁、杉坊、五显岭等积雪结冰危险路段,铲雪撒盐,使道路畅通。

新冷空气下周影响我省

昨日上午11时5分,省气象台继续发布霜冻黄色预警信号和低温预报。全省气温仍然较低,最低气温北部地区可达-1℃到3℃,南平、三明、宁德、龙岩四市部分地区会有霜冻,高山地区有结冰。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新一轮冷空气今起影响全国,局部将有暴雪,南方受到的影响也更大,气温普遍将下降6℃~8℃。预计下周一,我省将开始降温,市民应注意防寒保暖。

省气象台预报,未来三天里,全省还将持续阴雨天气。福州今天阴天,早晨最低气温7℃,午后最高15℃。

今冬寒潮涌动全球变暖大势未改

受大面积寒潮影响,北半球今年冬天的气温普遍低于往年。都说全球气候变暖,为何又遭遇如此罕见的严寒呢?据央视报道,近日,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研究人员解释说,近来北半球大面积的寒潮天气主要是大气环流异常造成的。观测显示,原本应在北极到赤道之间由西向东行进的温暖气流近来却改变了方向,开始由北向南“之字形”行进———而这可能正是一些地区出现极端严寒天气的原因。

科学家还指出,灾害性极端天气增多“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恶果”。近期的寒冷天气是大自然多变性的反应,是全球变暖漫长过程中的“小小插曲”,改变不了地球整体升温的趋势。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许金镜说,从总体趋势来看,全球气候确实是在变暖,但这并不表示不会出现寒冷的天气。将今年的温度放在20年、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来观测就会发现,气温还是呈变暖趋势。

“今冬的寒冷,意味着反常天气越来越频繁。”相关人士表示,统计发现,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每年发生的次数明显上升。

 

       点评:对于北半球遭遇极端寒冷天气,美国科学家解释说,这是大气环流异常造成的,原本应在北极到赤道之间由西向东行进的温暖气流近来却改变了方向,开始由北向南“之字形”行进。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是全球变暖的恶果,对于北半球遭遇极端寒冷天气,美国科学家解释说,这是大气环流异常造成的,原本应在北极到赤道之间由西向东行进的温暖气流近来却改变了方向,开始由北向南“之字形”行进。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是全球变暖的恶果,近期的寒冷天气只是大自然多变性的反应,改变不了地球整体升温的趋势。,改变不了地球整体升温的趋势。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报原文。

       地方台的播报显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近期的寒冷天气只是大自然多变性的反应。

 
 
  • 标签:暴雪 寒潮 自然规律 


  •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85514.html

    上一篇:昨日广州出现去年入冬以来最低气温:关注潮汐组合激发作用
    下一篇:美科学家:极端天气是全球变暖的恶果(转载及点评)
    收藏 IP: .*| 热度|

    1 钟炳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2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