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经费近年急剧增加,增加的程度超出一些人的想象。
但是妥善经费分配这个问题,可以说近年丝毫没有解决。
这是刚刚看到两篇文章而有感而发。
知道中国科技界现状的人,都不奇怪陈良尧、王鸿飞说的事情,不过大家不公开说。
可悲的是,很多人回国后立即学会使用陈良尧王鸿飞所不耻的那一套。
中国现在经费很多, 所以,研究做得好的人、和关系拉得好的人,最后都有经费。
但是,很可惜的是:风气坏了,经费浪费了。
我回国后的经历表明,在目前,不走后门正常申请经费,会屡遭闷棍。而搞拉帮结派得到后台支持的、科学记录并不很好的人,却不难得到支持。 他们走的就是陈良尧和王鸿飞指责的途径。我们其他很多人能提供例子,证明陈良尧提出的问题,是普遍问题,不是个别问题:回国后,我申请过三次经费,两次半被拒绝。我的研究背景是发育和神经。国内这两个领域的专家多数决定刷掉我。我最后成功的半个在专家组不能立项,一般来说这就完了。我们绕开同行专家,到跨专业的项目中,不立项而申请(这个方法,并不是很好推广)。
走过申请过程,可以看到:
不是专业特长决定经费申请成功与否。有个专业组把我们的题目排前八以外,所以不能立项。如果国内现在有这么多比我强的梯队,我其实不用回国。
不是年资高的刷年资低的。支持我的跨专业评审有少数几个年资比我高,而两个不支持我的专业组,都比我年轻。所以,问题也不会随人员老化而很快自然解决。
不是认识人就可以得到支持。支持我的跨专业评审专家,我全部不认识。而两个涮掉我的专业组,我多数认识,其中还有我没回国时帮助过的。一个组的间接反馈是说我没有联系他们,不尊重他们。我确实事先事后都没有联系,因为这和我理解的尊重有本质区别。在我看来,不联系才是尊重。(迄今我也尚未直接回答他们这个怪罪,姑且用此文间接回答,如果他们中有人看的话)。
不是海归就比国内培养的更按国际标准。支持我的组里面,有几个是国内成长出来的。而不支持我的两个组,基本都是海归。评审的和被评审事先联系、事后一道吃饭,这样明显的利益冲突和违规,不符国际惯例。但在中国却成了标准,而且奉行这样标准的多数是海归。我问过一个从来没有出过国的老人,他说他们年轻和壮年时不可想象现在这些人背后拉关系的常规。
我说出来,不是讲我经费问题,而是通过观察分析,看到年轻人更难。
和陈良尧谈话的副部长,博士学位来自美国西北大学。前几年,我在那任教过。我那时想,今后还有很多留学生会回国后,也有一些成为掌管事情的人,他们将来是否拒绝被动接受有问题的体制,作很大的努力争取改善我国科技体制?
国内积极排斥我们的机构不少:官员觉得不好操纵我们,学界权威觉得不好对付我们。除了给我们闷棍,最常见的是冷处理。
只要看到现状还很有问题,我们就不会停止呼吁改革。只要有支点,我们就要争取改革,而且不断努力。
我非常不信二十年后中国科技经费还会用目前的分配机制。一定会有新的体制和机制出现,替代和改造不良体制、机制和方法。
如果我们这一代不能完成,希望下一代、两代做成:学术的世代更替比人生更替要快。
相信良性机制终将在中国稳固地建立,阴云终将被驱散。
打破经费分配潜规则(施一公 饶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37-284628.html
上一篇:
饶毅:全面适应中国现状? 那是失败下一篇:
吴瑞先生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