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年度入学的研一学生参加开学典礼那天,刚好是我出发到北京然后转向澳大利亚参加3个月培训的同一天,所以,我也错过了每年都要进行一次的新生培训。一般,我会讲述我们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质量期望等内容,提前让研究生们规划接下来的求学时光。
今天下午,是研究生辅导员给研一学生统一召开的年级集中大会。会前,主管研究生思想教育的学院书记和相关辅导员都提前邀请我参加。我也提出了个人要求,希望他们收集一下研一学生学习到目前为止所关注的内容,这样才可以有的放矢予以回应。
很快,收集的意见便发给我了。一看,全都很经典和普遍的问题,在各种场合也都讲述过多次,但学生们在不同个体方面依然存在认识和理解上的差异。
到开会前一个小时,我决定以书面代替口头的方式进行反馈。除了事务繁忙,老大远跑去开会效率不高外,更因为这些反馈更需要以书面的方式保存下来,让研究生们都可以查询和理解,然后有更深入的问题可以接踵而来。
于是,我用了约20多分钟整理这些问题,进行了简略回答,随后及时发给辅导员去进行后续处理——打印下来并在会场上统一反馈。当然,我授权他们去反馈。打字到这里,他们的会正要开始,而我,可以继续下一项工作了。
研一问题汇总和回答
一、关于实践问题
1、能不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2、上次那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中提到的创建教育包括:创新实践基地、暑期学校、校企联合培养基地。我不知道这些是不是每年都有?也不知道参加这些基地有什么要求,比例有多大?我希望更多的人都能够或者有机会参加。
回答:实践方式主要包括校外实习、校内参加科研项目两种方式。我们要求所有研究生都能保证一定时间的实践,尤其是应用型。
参加实习事宜由导师根据情况安排,有导师、个人、学校等不同渠道的实习联系方式。但最终都需征得导师同意。导师也对实习过程、效果负有监督责任。
学校不定期在组织类似基地建设,希望有意向的同学在和导师商量的基础上参与。
参加科研项目也是很好的一种实践方式。除了参加自己导师的项目,也可以参加导师所在团队的科研项目。
二、关于应用型研究生
3、我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我们学校到底和学术型的有那些区别!以后毕业答辩又是怎么样的情况。
回答:应用型的培养方案已经拟定,请同学们认真学习和比较。在课程培养阶段,基础部分没有差别,但在专业部分更注重实践。培养方案给了同学们较为灵活的选择。
培养过程一致。但论文申请时需要达到的毕业条件不同。计算机学院已经修订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监督办法的细则,请参阅。总体思想是突出应用型特点,在学术水平和论文发表要求上不同于学术型。
应用型研究生是中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方向之一,有进一步加强应用型研究生比例的倾向。好好把握这一学习机会。
三、图书馆
4、我还有个意见就是图书管的书太老了!新的都借不出来!
回答:尽量利用网络资源。学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比较丰富,可以支持科研。研究生阶段对书籍的需求在大大下降。
转变观念,改由看图书到看论文!这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追踪最新学术成果。
历年答辩中反馈的情况是部分学生保留了本科学习阶段的习惯,还在参考较为陈旧的教科书,导致个人创新工作不足。
四、研究和论文发表等
5、发表的论文一定是和专业相关的吗?
回答:当前,计算机学院明确要求毕业条件:发表论文要和学位论文的工作有关。不管以后怎么改变这个条件,主要宗旨是用于答辩和申请学位的科研成果是密切相关的,可证明个人学术或应用水平。
除此外,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论文。
需要强调,学生的论文工作一定要和专业有关,体现专业要求和特色!
6、研究方向自己不喜欢怎么办?
回答:具体方向和导师有关。确实不喜欢,可和导师商议,取得共识。有时候不喜欢是因为不了解而存在偏见。随着认识的深入,这种不自信和偏见自然会改观。
建议多和导师、高年级同学交流,了解他们如何突破进入选题阶段的心理障碍时期。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但热爱也不是一种不从事不投入的借口!
7、什么情况下开题可能会被挂掉?
回答:比如以下几种情况:
-
和专业关联度小
-
难度不足,达不到硕士论文水平
-
题目过难,期望过高,显然无法胜任
-
工作量不足
-
不符合开题的文档要求,形式审查不过,需要修改
-
题目过大,体现学生不清楚目标,没有起到开题的作用
-
对研究现状了解很少,凭感觉在琢磨研究内容
8、女生搞科研很恼火,应该怎么发展比较好?
回答:目前的研究生培养都有论文答辩环节,也就是说人人都要经过科研的环节来取得学位,这包括做理论、算法研究,或偏应用研究,对于计算机专业而言,都要求相当的编程能力。
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不要有性别上的偏见,也不要给自己是女性找借口。我们不会因为性别因素而降低培养要求。
一点建议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女生们要了解自己的长处,然后有针对性能发挥自己所长的方向或课题来投入论文工作。同时,更要刻苦努力,弥补所学中的不足,巾帼不让须眉!
在规划个人发展时,多听听导师和高年级女生的建议。她们成功了,你也会!
2009.12.24
导师与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846-281111.html
上一篇:
第一根白发下一篇:
【2010个人年度十大候选之一】第一次给汽车换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