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乃基
开博近一年,收到评论近800.各具千秋各有特色,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此,本人深表谢意!不过,下面的这条对于我“安徽小山村——在“演化”系列之外,又在系列之内”的评论,我要特地拿出来,奉献给各位网友,以及奉献给编辑部。
理由1,它来自一位农民工。在科学网,看来似乎作为精英、或社会中相对而言的成功人士,或一般来说具有大学程度人员,作为这些人士交流的平台,有农民工的参与,我感到欣慰,并且希望科学网编辑部也会感到欣慰:这表明科学网的辐射范围之大之广,以及因而将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之所以欣慰,还在于这位农民工还坦率地亮出了自己的身份,这是一种胆识,更是一种担当。这是农民工的希望之所在,也是中国的希望之所在。
理由2,这位署名为“冬箫”的农民工在评论中所提出的建议和对大学生的期盼。箫,偏于凄楚悲凉之情,冬箫,则尤甚。如果政府冷漠,那么还有民间。科学网上,身为教师者众,各位在上课时,把这段话告知学生,若有1%、0.1%这么做了,就是有所作为,即使没有,也是对这位农民工的承诺。
吕老师您好!我是一个农民工不敢对您的这篇文章妄加评论,只想请您对您的学生说:“为什么不能用运粮食的车子运加工好的食品到城里呢?为什么不能用运棉、麻、茧的车子运服装、床单到城里呢?农村有那么大的发展空间何必挤在城里抢剩饭呢?政府已经有了到农村发展的优惠政策,政府总不能再下一道‘知青下放’的命令吧?”。到农村发展也应该属于报效主国吧!就不知大学生们有没有这个豪情壮志。如能这样,我看好多好多好多的问题都能解决。能在您的博客里说句话很荣幸,谢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1: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